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新聞文章:北醫研究:空汙提升失眠、憂鬱風險

2017-12-28 10:39聯合報 記者羅真╱即時報導


北醫大學呼吸治療學系副教授莊校奇表示,PM2.5可能深入肺泡、進到血液循環影響全身健康,過去研究顯示,其與睡眠呼吸中止症、心肺相關疾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有關,北醫研究進一步發現,空汙會抑制血清素生成,可能引起失眠、憂鬱等症狀。記者羅真/攝影


電銲作業產生的燻煙含重金屬且顆粒粒徑小,國內一項新研究顯示,這般環境影響勞工睡眠品質與肺功能,長期下來易引起失眠、憂鬱與心肺疾病。但談及職業災害認定,學者坦言,目前國內外相關研究皆屬流行病學研究,看得見相關性、卻不能直指因果關係,有待細胞或動物實驗進一步探究。
台北醫學大學胸腔醫學研究中心團隊2015年調查發現,鑄造業電銲勞工所處的電焊作業環境,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高達2100至2500(微克/立方公尺)、超出法規規範約61倍,同工廠的辦公室PM2.5濃度約為30至35(微克/立方公尺),逼近室內空氣品質標準。
研究團隊在該工廠找來150名受測者,發現平均睡眠時間為6.6小時,比一般人平均睡眠時間7.52小時低;接著隨機挑出16名電焊勞工與16名辦公室勞工,在工作環境暴露8小時後,利用智慧型穿戴裝置為其進行睡眠品質監測,結果發現,電焊勞工睡眠中進到淺層層睡眠階段次數平均達22次、辦公室勞工為15次,電焊工的尿液血清素濃度只有辦公室員工的一半、肺功能較差、氧化壓力與發炎反應則較高。
北醫大學呼吸治療學系副教授莊校奇表示,PM2.5可能深入肺泡、進到血液循環影響全身健康,過去研究顯示,其與睡眠呼吸中止症、心肺相關疾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有關,本研究進一步發現,空汙會抑制血清素生成,血清素是睡眠循環重要的調節因子,當濃度過度被抑制,將影響睡眠周期,進而引起失眠、憂鬱症等症狀。

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新聞文章: 小孩過動該治療? 注意力不集中恐鼻過敏惹禍

健康傳媒 2017/12/21 00:00(13小時前)
有些小孩上課常恍神、不專心,家長以為是過動症,但其實可能忽略這些現象恐因鼻過敏造成。
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在台灣,小兒鼻過敏很常見,特別是近來天氣明顯變冷,小孩更容易產生鼻子癢、鼻塞、打噴嚏等鼻過敏症狀,這些症狀與感冒初期症狀很相近,而誤認為是感冒症狀,其實是本身就具有的鼻過敏之病根引起的,這些症狀會影響睡眠,小孩上課可能因此恍神、不專心,又不停的擤鼻子,又因鼻塞呼吸不暢,氧氣不足影響發育,且無法集中注意力而學習狀況不佳,而被誤認為過動症。

過動症正式的醫學名稱為「注意力缺損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李宏信表示,在門診中,不少鼻過敏學童同時有過動現象,過敏病童出現過動症的比率,似乎比一般學童高。過去研究發現,過敏兒產生過動症的機率,比沒有過敏的孩子增加約2.8倍,從臨床證據來看,過動患者中,合併過敏現象者約占3到6成。而過動的成因是小孩必須更多的活動才能獲得身體需要之充分的氧氣。

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

文章轉分享:別替孩子貼標籤 (自由時報)

2017-12-19
文/梓萱
還記得小時候因為個性內向、害羞,加上容易緊張的個性,話也就說得少,低年級時還曾一度被班導懷疑是發展遲緩的孩子。
朋友也說,她在幼年時,每回畫圖都把圖畫得特別小,因而被老師懷疑心理方面出了什麼問題。還有位母親也說過,女兒在上幼兒園時,反覆不停地打開、關上掛在脖子上的小錢包,因而也被老師懷疑是某方面異常,當時會反覆開關小錢包,不過是覺得太無聊才把玩錢包。
我覺得身為老師不該忙著替孩子貼標籤,而是要幫孩子撕下標籤,不該一有什麼狀況,就給孩子一個病名去合理化自己的猜測,而是要去了解那背後的原因、了解他們所看到的世界,不因一個孩子太過活潑,就覺得他是過動兒,太過木訥、文靜,就覺得他患有自閉症。別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創造力、想像力、敏感度、聰明,往往超過大人的想像,有的時候就是那異樣的眼光與差別的態度,影響了其他孩子對某人的態度與觀感,因而造成了一件又一件的霸凌事件。
同樣地,當家長、師長發現了孩子某方面傑出的才藝,或是在課業上表現優良時,不該忙不迭地去強調所謂的天賦又或是以天才稱之,適度的鼓勵是好的,但不該胡亂造神,造成孩子巨大的壓力。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文章轉分享:揭密:預防阿茲海默 「它」讓腦袋更聰明

只有會「動」的生物,才需要大腦!做事老是鬼打牆、壓力大,憂鬱纏身、忘東忘西、
無法專注、緊張焦慮,注意,你的腦細胞開始變少、海馬回變瘦、突觸萎縮、
血清素快要不夠用啦!
發表在神經學(Neurology)期刊的研究中,保持身體活動的人,到老年時,
往往比那些不運動的人有更大的大腦。
大腦通常在成年後期萎縮,而萎縮被認為與年齡相關的記憶力下降有關;
但這篇最新研究指出,運動對大腦和身體都有益。
匹茲堡大學的Kirk Erickson博士表示,很明顯的,
運動是我們年老時最能用來保護大腦的事情之一。
「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已經是錯誤的觀念
2010年10月8日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約翰・瑞提到慈濟演講,
他分享美國高中的體育改革計畫、真實的案例,證實運動不只能鍛鍊體力,
還能直接鍛鍊大腦,改造心智與智商!
聽聽「過動兒」約翰・瑞提醫師怎麼說!本書首度公開革命性的大腦研究,
透過美國高中的體育改革計畫、真實的案例與作者親身經歷,
證實「有氧運動」不只能鍛鍊肌肉,還能直接鍛鍊大腦,改造心智與智商,
讓你更聰明、更快樂、更幸福!
運動能刺激腦幹,提供能量、熱情和動機,還能調節腦內神經傳導物質,
改變我們既定的自我概念,穩定情緒,增進學習力。
請別再坐著憂鬱、碎碎念、想個不停,身體只要動起來,就能騙過大腦,增長腦細胞、
避開消極因應中心,重新開拓新迴路,排除諸如焦慮、憂鬱、過動、成癮、經前症候群等困擾,
還能減緩老化預防阿茲海默症。

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

新聞文章:孩童過動症不存在嗎?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2017/12/01 09:40(9小時前)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傑羅姆·凱根是美國及全世界知名的心理科醫師,他也是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學者。他的學術地位崇高,被譽為20世紀全世界最知名的心理學家前30名。他的知名度以及卓越的知識讓他可以對精神健康這議題暢所欲言,他也對[過動症](A.D.H.D)這疾病有不同的看法。
依據凱根醫師的看法,[過動症]根本不存在。他認為過動症是因為藥商以及醫師因為想要賣更多的藥物,增加收益所創造出來的名詞與病名。在他的說明中,他說:[注意力缺乏過動症是人為創造出來的。在540萬名孩童中,只有10%的孩子有正常的多巴胺代謝。問題在於如果醫師想要賣更多的藥,像是利他能(Ritalin),那醫師就會多增加自己過動症的診斷。]
他也指出他的觀點。他說,現在的醫藥界,每個藥商都藉著賣藥賺取大量的金錢。首先,醫師們可以藉由推廣藥物,以及從開藥中賺取利潤。因此,他們會藉著過多地開立處方藥來賺錢。這些醫師既不道德,這個產業也整個都腐敗了。
第二,藥商們每年都會投注大量的金錢,這些錢花在遊說與關說政治系統上。他們遊說參眾議員通過法案或是不通過法案,讓他們可以更安全、更合法地大量販售自家出產的藥物。還有很多金錢是投資在研究ADHD的心理科、精神科醫師上面,甚至主導研究的結果。
他還說新聞媒體訪問的青少年中,有50%都說有焦慮或壓力的疾病,但是真正患病的只有10%,其他都是被過分或錯誤診斷了。凱根先生認為真正的問題在於醫藥專業人員的錯誤診斷或過分診斷,他認為真正的問題要找出青少年的[因],而不是只看症狀等這些[結果]。如果醫療專業人員能夠這樣做,就會減少很多病人的痛苦。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新聞文章: 孩童多在戶外玩耍的好處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2017/11/22 15:14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根據ParticipAction的資料,加拿大5至17歲的孩子,每天幾乎都要花8至9個小時進行久坐的活動,其中只有八分之一的孩童每天可以獲得體能活動的建議時數,但有些體能活動仍是在室內進行。
為什麼孩童在戶外的時間大幅減少了呢? 在過去10年,加拿大的孩童放學後繼續留在戶外玩耍的人數下降了14%,其中主要原因是父母擔心孩童在外的安全,以及孩童花太多時間在課業及才藝學習。然而研究卻顯示,如果想要培養一個快樂的孩子、一個好學生、一個有用的人,所有研究的結果都指出同一個結論,那就是「走出戶外」。

  • 提高學業成績

許多家長十分要求孩子在學習起跑點上能夠超前,卻忽略了戶外活動能夠培養孩童好奇心、創新力、以及對藝術、科學、技術等能力。

2016年,來自8個國家(包括加拿大)的24名健康和運動專題研究人員發布了一項聯合聲明,他們向家長及老師們保證,體能活動絕對有助於認知,不但不會影響課業,反而能夠增強學習能力。

  • 改善睡眠品質

加拿大有三分之一的學齡兒童每天睡眠不足,原因為過多的室內久坐活動及3C螢幕使用過量。

2016年一項研究更指出,當2至5歲幼童使用過多電子產品,將會縮短夜晚睡眠時間,進而導致過動症、抑鬱、肥胖、發育遲緩和IQ評分較低。但有一個簡單的解決方案:多在戶外活動。曬曬太陽有助於調節睡眠模式,而體能活動可以幫助孩子睡得更久更好。

  • 感到更快樂

2012年,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啟動了一項活動,要求日間托育中心可以增加孩童戶外活動時間,實施一段時日之後,竟發現到孩童與老師們都變得更快樂。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報告說,戶外活動的減少和對子女的過度保護,會造成兒童精神的傷害,如果我們給孩子們更多的戶外時間和自由,將會發現孩子的壓力、自尊心、自律及幸福感都會改善。

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影片: 大台中新聞 中市愛動寶貝公益健走嘉年華活動








來自大台中電視新聞:https://youtu.be/DvetCb25OV8
現代孩童的生活,以3C產品當褓姆,一週七天的課後安親班、才藝班,孩童的活動空間只是從一個小方塊移到另一個小方塊,而過動症狀常常只是整體不健康生活的警訊而已。這次的「愛動寶貝公益健走嘉年華」活動,希望以家庭為單位,倡導健康生活。運動及接觸大自然是最根本、最值得也最少負擔的過動寶貝教養方式。它可能是老生常談,但正是減少及減輕過動孩童問題的良策。



替代方案

國際  CCHR 雖然無意推廣任何特定的執業人員、醫療機構、療法或團體,但是我們還是找到了一些資源,提供給想要知道以下主題之更多資訊的人做參考。
心理健康替代方法,和(或)安全戒除精神科藥物的相關資訊,及其它教育及法律資源:
(以上資料來自:cchr.org.tw) 

2017年11月1日 星期三

新聞文章:致命的抗憂鬱藥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2017/10/03 09:41(17天前)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當溫蒂杜蘭女士與她的先生史都華杜蘭共進最後一次晚餐時,史都華煩躁到一直抖腳,無法停止。才剛吃完抗憂鬱藥物的他也不瞭解怎麼了。隔天,史都華這位57歲的律師,走到火車月台,就在火車來時,跳下月台臥軌自殺了。

(照片摘自:https://www.nytimes.com/2017/09/11/well/mind/paxil-antidepressants-suicide.html?rref=collection%2Fsectioncollection%2Fwell&action=click&contentCollection=well&region=rank&module=package&version=highlights&contentPlacement=6&pgtype=sectionfront
杜蘭女士認為是她先生服用的抗憂鬱藥物帕羅斯汀(parazetine)造成的[靜坐不止]的副作用的影響,患者會嚴重到覺得自己要從皮膚裡面跳出來,痛苦到會想要自殺。溫蒂於是控告製藥商葛蘭素史克,控告它們未告知患者用藥的副作用。今年四月,法院判決杜蘭女士美金300萬元的損害賠償金。


圖為抗憂鬱藥物帕羅斯汀(parazetine)

這是少數用藥糾紛會進法院並由法官判決的案子,因為大多數的案件不是和解就是被法院駁回。但杜蘭女士的案子也告訴了大家,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不只在年輕人身上,也在成年人身上,他們更有可能因為服藥而傷害自己。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文章分享:憂鬱藥不藥:有關抑鬱症的7個驚人事實(取自醫學博士凱莉‧布羅根 Kelly Brogan的書)

更新: 2016-09-28 4:07 AM 



現代醫療保健史上的一場悲劇正在無聲地發生,卻無人談論。我們聽到的關於抑鬱症的故事是這樣的:抑鬱乃由化學失衡引起,因此要用化學——服用處方藥來治癒。美國現有3,000多萬人服用抗抑鬱藥,七名女性中就有一人(育齡婦女四人就有一人)吃藥。此外還有數百萬人敵不過內心攪擾的消耗,也吃抗抑鬱藥,以期排解長期的低落情緒和苦惱焦躁。
即便是精神醫學研究領域的先導,也認為是時候打破這種假說、以新的眼光看待學科進展了。人體自身有深刻的智慧可與環境互動,身體的症狀都是有原因的。抑鬱症就是一種有意義的症狀,體現出我們生活方式的不調,如飲食習慣不良、壓力太大、缺少運動、不晒太陽、環境毒素、吃太多藥等。炎症是機體的語言,是在表達失衡狀況並且尋求改變。我們通常都通過吃藥來抑制症狀,但這就像是家裡著火、煙霧報警器作響,卻將其直接關掉。讓我們來看清下面的事實吧:

1. 抑鬱症通常是一種炎症

抑鬱症往往是機體違規行為的一種表現,這種行為最開始往往遠離大腦,與「化學失衡」沒有關係。二十多年來的醫學論文都在強調炎症在精神疾病中的角色;可惜,無論是未有效公開的數據,還是對有害醫療手段的預警,學術成果要被醫生們納入臨床診療,平均需要17年,這種滯後使得醫藥標準中的「有證據支撐」變得有名無實。
未曾有一項研究證明抑鬱症係大腦中的化學失衡造成。迄今為止,還沒有一項研究成功表明抑鬱症和血清素(5-羥色胺)水平較低有關。影像學檢查、血液和尿液檢查、對自殺者的驗屍評估,乃至動物研究,都未證明神經遞質水平和抑鬱症之間的關聯。

2017年10月24日 星期二

新聞文章:他乾眼症 竟然痛苦到想挖眼睛

2017-10-23 13:02聯合報 記者李樹人╱即時報導


擔任專案企劃的張先生每日密集用眼超過12小時以上,長期過度用眼,乾眼症狀嚴重,持續多年,加上精神緊繃,引發憂鬱焦慮,必須服用抗憂鬱藥物,不料,藥物副作用讓乾眼症更為惡化,好幾次痛苦到想挖出眼睛。
亞東醫院副院長張淑雯表示,台灣地區65歲以上人口中,三分之一患有乾眼症,近年來,3C產品盛行,以致乾眼症患者年輕化,患者常覺眼睛乾澀、發癢、異物感、刺痛、灼熱感、怕風、畏光等症狀,嚴重者將造成角結膜病變,影響視力
亞東眼科部角膜科主任蔡紫筠指出,乾眼症成因相當高,例如,老年人常見的淚水少、眼瞼炎,年輕人則是用眼過度,臨床發現,用眼過度導致乾眼症,可能造成憂鬱、情緒失控,但服用精神科用藥則可能加重乾眼症狀,形成惡性循環。
以張先生為例,因工作所需,必需長時間緊盯螢幕,以致眼睛搔癢乾澀、產生異物感,視力不佳模糊,讓他工作表現越來越差,進度落後,每天瀕臨情緒暴走邊緣。
日前因視力嚴重模糊,至眼科求診,確診為乾眼症,治療期間,他好幾次表示,眼睛乾澀到無法承受,甚至想把眼睛挖出來。經進一步問診,才發現,他所服用的抗精神疾病藥物副作用為眼睛乾澀等,讓乾眼症狀更加惡化。
調查發現,乾眼症患者的精神疾病盛行率高於一般民眾,不少精神科病人則有乾眼症狀,原因在於部分抗抑鬱藥和抗焦慮藥物有著乾眼的副作用,蔡紫筠提醒民眾,如有乾眼症狀,應立即就醫,在醫師評估下用藥治療。

新聞文章:〈南部〉愛心當良藥 寄養兒成績進步獲獎助學金


2017-10-16

曾打傷同學 劉勝美代為道歉逾十次

〔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高市劉勝美十三年來扶持十三個寄養中的孩子,尤以八歲小湯過動又自閉,甚至打傷多名同學,劉媽媽代為向家長道歉十多次,用愛心教化他二年,不但停止用藥,小湯更是成績優異,今年榮獲獎助學金,他開心親吻劉媽媽,感謝她用心照顧。
八歲的小湯過動又自閉,還領有殘障手冊,長期仰賴吃藥,才能控制病情,五十八歲劉勝美剛接回同住時,不忍見孩子吃藥,認為愛心與讚美才是良藥。尤其小湯常見父母打架,學會以暴制暴,情緒一來不受控制,經常在校與同學打架,二年來,劉媽媽到校向同學家長道歉十多次,堅持不放棄,仍用愛心包容及鼓勵他。
她每天叮嚀小湯要聽老師的話,只要不打人,每天回家會幫他蓋一個好棒印章,集點就可以換禮物,她獲悉小湯想存錢買房,與生母住在一起,還會給他零用錢。她花了二年時間,改變小湯惡習,也不再吃藥,最難能可貴的是,小湯原本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恢復自信心後,成績進步神速,數學考滿分、國語九十八分,昨獲正隆關懷兒童基金會頒發獎助學金。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文章轉分享:(香港) 專注力不足要食「聰明藥」?藥劑師拆解藥物副作用

13:26 2017/03/16


成績不似預期,不少家長都會擔心子女有學習障礙。早前更有人指兒子患專注力不足後即要求開藥,只求服藥後追上學習進度。
不過,筆名為「小小藥罐子」的藥劑師麥志偉指出,
在用藥上真的有一種「聰明藥」Methylphenidate......




以下為其文章:
過往,一項有趣的研究曾經顯示,進食朱古力(巧克力),或許可能會改善大腦的心智功能,強化腦部的認知功能,開啟腦潛能,提升腦轉數。
所以,這個世界,「聰明豆」或許不是子虛烏有的……在用藥上,
真的有一種「聰明藥」,能夠改善大腦專注力,增強記憶力,
瞬間讓大腦處於「爆Seed」(意指快速地爆發)的狀態,
或許可以幫助學習,應付考試。
其中一種所謂的「聰明藥」真正的身分主要是Methylphenidate。
「聰明藥」真正的身分
Methylphenidate,在藥理上,是一種去甲腎上腺素與多巴胺再回收抑制劑(Norepinephrine-dopamine Reuptake Inhibitor, NDRI),作用原理,在透過阻斷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多巴胺(Dopamine),分別跟去甲腎上腺素轉運體(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多巴胺轉運體(Dopamine Transporter)結合,抑制神經突觸前的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回收,目的在增加這些神經傳遞介質(Neurotransmitter)在大腦裡面前額葉皮質區(Prefrontal Cortex)的水平,從而能夠提神醒腦,減少倦意,讓大腦保持清醒的狀態,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主要適用於治療兒童的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或者治療成人的渴睡症(Narcolepsy)。
請注意最後一句話:
這種所謂的「聰明藥」,真正的用途,本來就不是用來補腦的!但是,不難想像,既然這種藥能夠改善專注力,那麼,自然便可以集中精神,專心學習,所以,這種藥,不知不覺,便成為一種「讀書神器」,逐漸標榜成為一種「聰明藥」。本來,這種聰明藥,如果只是聰明豆、記憶麵包的話,只會傳來掌聲,不會傳來噓聲。
遺憾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胡亂服用這種聰明藥,還是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副作用的,後果可能得不償失。
在副作用上,主要有以下六個: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公益:愛動寶貝-公益健走嘉年華





愛動寶貝-公益健走嘉年華

釋放孩子身體裡的雀躍靈魂,奔跑吧!
我的好動寶貝!

活動時間:2017年11月19日(週日)
早上8:30~12:00


集合地點:國立中興大學 惠蓀堂前廣場

中興大學‧藍天‧大草坪.綠森林‧兒童鼓陣‧
妖怪手錶體操‧愛動寶貝造型比賽‧1.5公里健走‧
大地遊戲.親子闖關

本活動免費報名,事先報名者,
到現場將贈送精美紀念魔術腰包,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報名網址:https://goo.gl/tw3M7K
電話報名:0982-595688 (謝小姐)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公民人權協會


公益特展:探索精神病學 X檔案 死亡工業展之密室逃脫


探索精神病學  X檔案  死亡工業展之密室逃脫

無法思考是精神科藥物副作用?!
1/3孩童有精神障礙?!被憂鬱症篩檢?!
跟人吵架就強制住院?!莫名自殺?!殺人?!
都瘋了嗎?
正常與失常,誰說了算?

展期:
106年11月4日到11月17日   11:00-20:00 (逢週一休館)



*本展覽為輔導級15歲以上

全球首座揭露精神病學黑暗秘辛的展覽:
「精神病學:死亡工業」全球巡迴展,11月4日~17日,
在台中20號倉庫,X檔案,真相揭露,驚悚破表!!
(台中市東區復興路四段37巷6-1號,台中火車站旁)



此展覽公佈了「國際公民人權委員會」(CCHR)
四十多年來珍貴的調查與研究。
包括上百張的相片和史料,每一則活生生,血淋淋的故事,
揭露出一個全球年產值800億美金的產業,它不為人知的起源、發展與黑暗史。
並且將探討延伸至現代精神疾病的濫診、誤診、藥物副作用,
與非人道的強制監禁等秘辛。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國外追蹤報導: 賭城屠殺槍手夜擲百萬豪賭 有專屬醫生給抗焦慮藥

聯合新聞網 2017/10/10 06:00(1天前)

拉斯維加斯槍擊屠殺事發逾一周,對於槍手帕多克(Stephen Paddock)犯罪動機究竟為何,調查人員仍無法明確釐清。帕多克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根據最新曝光的2013年法院紀錄,一起民事訴訟案當中,帕多克描述自己是個晝伏夜出的夜行動物,為了緩和焦慮而經常服用Valium藥物,他還聘有個人專屬醫師,可以方便取得這種處方藥品。

根據法院紀錄,帕多克2013年對拉斯維加斯大都會酒店(Cosmopolitan Hotel)提出民事告訴,指稱由於酒店管理不當,害他2011年在酒店內走道因為地面溼滑而滑跤,導致腿筋受傷,要求賠償10萬美元。

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

國內追蹤報導: 李新相驗報告出爐 體內無酒精、排除他殺





檢警勘驗墜樓現場並相驗李新遺體,報告出爐,相驗證明李新體內沒有酒精成分,但有憂鬱症藥物成分。   圖:新頭殼資料照片


潘毅
更新時間 2017年10月6日 PM 3點31分


台北市議員李新上個月28日回到前妻住處墜樓死亡,檢警當天勘驗墜樓現場並相驗李新遺體,日前報告出爐,相驗證明李新體內沒有酒精成分,但有憂鬱症藥物成分。當天也在現場發現房間窗沿及窗台下的矮桌上,均有李新的指紋及足印,認定墜樓案無他殺可能。
李新兒子李柏毅今(6)日出庭時,確認父親自行墜樓身亡,仍感慨落淚,但對死因和相驗報告並無意見,也感謝檢警調查。檢警交付相驗報告後,已將暫存在二殯的遺體發還家屬處理後事。
檢警調查出李新房間桌上有精神科醫師所開的藥物,調閱他的病歷,發現他有到身心科相關門診看診的紀錄;此外,李新還在桌面筆記本隨筆寫下「兒子孝順母親」、「我對不起大家」等文字。李柏毅及團隊曾表示,李新近來受失眠所苦而就醫。
李新前妻及前妻胞姊向檢警表示,平日李新與妹妹同住,因李新妹妹出國,擔心沒人照顧李新,才要李新借住她們家,事發前一晚,李新作息正常無異狀,也沒有喝酒、與人吵架。
新聞來源:
----------------------
相關新聞:

墜樓輕生?戴錫欽還原李新死亡真相


戴錫欽也還原當天狀況說,李新最近確實有睡不著的問題,所以當天他吃了很多安眠藥,還是睡不著,但因為藥效會導致人精神恍惚,李新晚上起來上廁所的時候,在廁所跌倒就醫,醫生問說為什麼會跌倒,李新坦承是服用安眠藥所致,才有此消息傳出。

國外追蹤報導: 拉斯維加斯評論報槍手在(2017年)6月份服用了抗焦慮藥物


(以下為翻譯, 其新聞來源:
https://www.reviewjournal.com/local/the-strip/las-vegas-strip-shooter-prescribed-anti-anxiety-drug-in-june/ )


作者:Paul Harasim©2017,拉斯維加斯評論雜誌
2017104日上午10點更新

Las Vegas Strip shooter prescribed anti-anxiety drug in June

拉斯維加斯評論報槍手在6月份服用了抗焦慮藥物


Stephen Paddock, who killed at least 58 people and wounded hundreds more in Las Vegas on Sunday with high-powered rifles, was prescribed an anti-anxiety drug in June that can lead to aggressive behavior.

在拉斯維加斯的星期天, 斯蒂芬·帕多克用大型步槍殺死了至少58人和傷了數以百計的人,
這是由於6月份被開了一種抗焦慮藥物所可能導致的偏激行為。


Stephen Paddock, who killed at least 58 people and wounded hundreds more in Las Vegas on Sunday with high-powered rifles, was prescribed an anti-anxiety drug in June that can lead to aggressive behavior, the Las Vegas Review-Journal has learned.
拉斯維加斯評論報已經了解到,在拉斯維加斯的星期天斯蒂芬·帕多克用大型步槍殺死了至少58人和傷了數以百計的人,他於6月份服用了一種可能導致偏激行為的抗焦慮藥物。
Records from the Nevada Prescription Monitoring Program obtained Tuesday show Paddock was prescribed 50 10-milligram diazepam tablets by Henderson physician Dr. Steven Winkler on June 21.
在星期二獲得來自內華達州處方監測計劃的紀錄顯示,帕多克於621日由亨德森的醫師史蒂文·溫克勒醫師開立的處方5010毫克的丹祈屏錠片。

2017年10月6日 星期五

新聞文章:(拉斯維加斯) 槍手曾服抗焦慮藥匯款女友78萬

精密策劃屠殺 房門裝鏡頭監視警方行動
美國執法部門繼續調查拉斯維加斯造成59死的槍擊案,槍手帕多克的動機仍然未明,調查人員發現他行兇前經過周詳策劃,不但分多次將槍支搬入酒店房間,又在房門防盜眼和房外的餐車分別安裝3部攝錄機,監視警方行動。被視為破案關鍵線索的帕多克女友丹利,前晚由菲律賓返美,立即接受問話,當局發現帕多克數周前曾將10萬美元(約78萬港元)匯到女友的菲律賓戶口。據報帕多克今年6月曾獲醫生處方抗焦慮藥物地西泮(Diazepam),這類藥物的副作用包括引發侵略行為甚至精神錯亂,未知與槍擊行為是否有關。
內華達州處方藥物監察項目的記錄顯示,帕多克6月下旬曾獲醫生處方50粒10毫克分量的地西泮,每日服用一粒,他同日到里諾一間藥房買藥。地西泮是一種鎮靜劑,研究顯示它能引發病人作出侵略行為,若短時間內大量服用或濫用,會引起精神錯亂。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文章轉分享: 現在日本有1220萬人持有精神病 ,並且被投與好幾種危險的精神科藥類的危險及事實!

2017.9.13
(以下文章取自:http://www.zakzak.co.jp/soc/news/170913/soc1709130035-n1.html,在此翻譯出來提供給大家參考)

水谷修 日本教育家

一直以來我認為日本的心理健康是很危險的。
不,嚴格來說,我認為我們應該將精神病學,心理醫學,神經學,分開來看並再次考慮其治療方式。 

目前,日本大多數精神科醫生幾乎都是直接給予治療藥物。 
如果你跟醫生説“我睡不著”,你將會得到安眠藥,
如果你說“感覺很煩躁“, 你會拿到精神藥物,
如果你説”好想死”,醫生會給你抗憂鬱藥。 
然而,如果是因為生活環境的因素而導致的精神疾病,

若沒有改變環境,而用精神科藥物治療該精神疾病,
因而對腦部的活動產生巨大的影響,這種治療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