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
近年港人對心理健康明顯多了關注。全城矚目的議題,例如學童自殺、港鐵縱火案,都出現不少和心理、精神健康有關的分析。大眾對憂鬱症、焦慮症等各種情緒問題不再陌生,對人格、心理測驗、正負情緒、正向心理、靜觀這些熱門課題亦特別有興趣。坊間充斥了許多與心理健康有關的服務和培訓課程。有不少名人「出櫃」分享自己精神健康的心路歷程,讓大眾對這方面多一點認識、少一點歧視。在這「你有壓力,我有壓力」的城市裏,大家接受有情緒問題可以尋求醫治,無疑是一種進步。
不過,這種進步是社會文明的表徵,還是對「心理科學」的囫圇吞棗?
何謂心理健康?我城對心理健康的論述主要來自西方。西方科學對心理學的理解,背後包含一套價值觀、人生觀及世界觀。簡單而言,它們斷定了「正常」與「不正常」之間的分野,誰有病需要醫治、誰屬健康不需醫治。這些觀念在全球化趨勢下冲刷為主流,甚至漸漸成為所謂普世價值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精神健康是一個龐大市場,牽涉不少利益衝突,許多人從中取利。更甚的是,社會在不知不覺中全盤接收西方心理學,而我們原有一些重要的文化基石瀕臨被取代。
本文從3個「二元對立」的關係,簡概剖析主流精神健康的論述背後的一些問題。
身vs.心
現代西方心理學的理論淵源可追溯至古希臘哲學。2000多年前開始,肉體、靈魂被區分,到了笛卡兒,演變成二元論,這種身心分割漸漸導致精神科及心理科成為獨立的研究領域。經過二元論思潮的洗禮,走了不少歪路後,20世紀末,此學科又再提倡身心整合、身心醫學的概念。反觀亞洲及其他地區,自古以來沒有將身心二元分割,所以咱們毋須鸚鵡學舌,該對自己文化中整全的「人觀」多點信心。比如中醫學沒有精神或心理科,並不表示它不重視精神健康。它強調的是身心連結,身和心的問題不能單獨處理,要考慮整體成效,故此中醫學把精神問題都放進內科裏。回頭看來,這是非常有智慧、有見地的做法。
近年經常提倡的正面情緒,把情緒劃分成正面與負面,又無形製造了另一種對立。亞洲以及華語社會對情緒的理解,其實相當有系統,例如中醫、佛家、儒家對七情均有論述。若把情緒二元分割成正、負面,不一定利多於弊。期望人生應該只有正面情緒而沒有負面情緒、只希望愉快地過人生,其實也是一種壓力。每個人、每個民族對快樂的定義亦未必一樣。
中醫學看所有不同種類的情緒,都是正常和必需的,並沒有所謂好壞之分。不會跟西方心理學一樣,只單純追求正向情緒而逃避負向情緒。例如中醫學有「過喜傷心」之說,任何正向情緒過多,都必定有害身心。反過來說,缺乏任何一種負向情緒亦不健康,例如缺少「怒」,中醫學有「怒鬱傷肝」之說。中醫學看情緒是看其中的動態、它們之間的平衡協調,故有「情志雙勝法」等精妙的心理介入方法,亦有「形神同治」的策略方向。從中醫學的角度,每一種情緒都是重要,平衡以及中庸之道才是健康。
今代西方社會對快樂的追求過於集中此刻的感受。但無論東方或西方思想,自古以來探討及追求的快樂並非局限於短暫的情緒、片刻的快樂,反而快樂是建基於仁義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