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新聞文章:兒童打鼾別輕忽 恐暗藏過動風險

2015-11-29
文/辛立仁
9歲的劉小弟因為長期夜間打鼾來就醫。診察過程中我注意到他曾領有殘障手冊,詢問他的爸媽才知道,他在小學一、二年級曾經有過動症狀而出現學習障礙的情形,曾在醫學中心的兒童身心科追蹤治療,但並沒有定期返診。
劉小弟從學齡前就出現打鼾症狀,但父母親並不以為意。在當時因過動症狀在他院兒童身心科就診的過程中,也曾會診過耳鼻喉科醫師,但並沒有安排特別的檢查或囑咐特別的治療。
劉小弟的身高、體重都在正常範圍,而從小朋友的耳鼻喉部理學檢查發現,他的雙側扁桃腺肥大達到第3級,下鼻甲也有肥厚的現象。但舌體正常,下顎也沒有後傾。
由於懷疑他的上呼吸道阻塞,安排他接受頭顱影像學檢查,顯示腺樣體的肥厚。因為明顯的睡眠呼吸異常,需要在醫院過夜接受多項式睡眠生理檢查。
檢查結果顯示他的阻塞指數(AHI)高達12.3。當兒童的阻塞指數大於1即為異常,顯示劉小弟已經屬於重度阻塞的病人。
經與他的父母討論後,我們安排劉小弟住院,並施行雙側扁桃體與內視鏡腺樣體切除術。手術隔天即可出院,約3-4日恢復普通飲食與活動。手術後半年追蹤睡眠阻塞指數驟降至0.2,不僅夜間打鼾症狀明顯改善,上課注意力也有顯著提升。

小兒鼾症是常容易被忽略的睡眠症狀,若同時合併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遲緩,應早期評估睡眠呼吸問題並會診耳鼻喉科醫師儘早治療,手術常常是可以有效治癒的首選治療方式。
(作者為台北長庚醫院耳鼻喉科醫師)
出處:
--------------------------------------

相關新聞:


新聞文章:孩子專注力差 可能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醫院耳鼻喉科醫師王清源指出,大人罹睡眠呼吸中止症,晚上睡不好,白天會打瞌睡,但兒童不同,白天常以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症狀表現,根據調查,1%到3%的兒童會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於一個班級就有一名,不可輕忽。
吳童過動、不專心、到處東摸西摸,上課常不守規矩被罰站,老師懷疑他有過動症建議就醫,直到家長發現一直會打鼾的吳童,鼾聲愈來愈大聲,鼾聲突然沒了,竟是暫停呼吸,今年1月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來源:自由時報

我們可以由上面實例發現,
孩子身體的狀況會引發注意力問題及過動症狀!

以下還有更多參考資料:


*不需服藥的「注意力不集中」! 

作者: 劉弘白 博士(美國林肯大學教育博士)


其他領域也對注意力不集中有不同看法。例如中醫,運用它的道理,使用草藥、食療或針灸,曾幫助不少兒童,而且產生的副作用絶對比西藥來得少。就我長年的教學經驗,注意力不集中不是原因,反而是學不來,寫不來,聽不來,做不來的結果。簡單的說,就是「學習能力」如果跟不上同年齡水平、晚開竅,當然作業做不來,因此在「過程」中沒辦法專心,或是乾脆玩別的,而產生「結果」上的不專心。

從學習的角度來看,不專心或注意力不集中是因為下列因素造成:


一、聽的能力不及齡:


年齡稍長的孩子聽的句子比較長,小的孩子短,就像我們初學英文一樣。但是孩子們聽的能力如果跟不上自己的年齡,自然在班上無法聽得進別人的長句子。這時,老師說什麼,也因聽不全(聽不長)而無法專心。所以問題出在「聽的能力」不夠,而非不專心。這種現象同時會發生在閱讀過程中:閱讀也有較長的句子,孩子們要邊看邊翻譯成語音,這個過程比直接聽還要更困難,因為多了一道「用視覺能力」的過程。這也是孩子經常讀後「不知所云」的原因。⋯⋯



立即點閱更多真相:
精神科的騙局:顛覆醫學
在1998年,瑞典社會協會對精神科醫師做出數項懲處,其中一個案例是一位病人抱怨頭痛、暈眩和走路不穩,這位病人在醫療檢查顯示他有一個腦瘤之前,已經向精神科的醫療人員抱怨這些症狀五年了。
   湯瑪士 多曼(Thomas Dorman)醫師說:「….臨床醫師們首先應該要牢記的是,情緒壓力和慢性病有關,或者一個很疼痛的病症會改變病人的性情。自我執業以來,我已經遇到無數有慢性背痛的人被冠上精神官能症(neurotic)。這些可憐病患典型的說法是『我想我真的快瘋了』。」

警告:任何人在沒有合格的、非精神科的醫生之協助
及建議下,都不應該停止服用任何精神科藥物。

您的孩子曾被老師貼標籤,帶去看精神科醫生及吃藥後,頭痛、食慾不振、發育不良,

或更難管教嗎?

您或您的孩子看精神科,結果藥愈吃愈多嗎?

還是去看不同精神科醫生,結果卻得到不同診斷,不同說法或不同處置呢?

如果以上有答案是肯定的,請盡快與我們聯絡
0963-6718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留言給「公民人權委員會 高雄分會」,我們會儘快給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