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4日 星期四

文章轉分享:這種「聰明葯」20%的常春藤學子都在用 究竟靠譜嗎?

北京新浪網 (2018-01-03 10:37)

來源:環球科學微信公眾號




「聰明葯」的使用可能已經很廣泛了,特別是在競爭激烈和高強度的職場環境中,並且這些益智葯的藥效已經得到證實。然而「聰明葯」的風險也不容忽視。未來,「聰明葯」會被人們普遍接受嗎?
  撰文 |?Dom Galeon
  翻譯 | 李福林
  審校 | 王妍琳 
  
早晨的上班途中,同事們一起享用咖啡,這很常見。但有多少人意識到,他們喝咖啡的同時,也意味著他們在使用「聰明葯」呢?

  這種能夠提高認知能力(比如記憶力,創造力,甚至動力)的物質、補充劑或藥物有一個更專業的名詞,叫做益智葯。現代社會中,利他林、阿得拉爾和莫達非尼是這種藥物的典型代表。嚴格來講,咖啡因也可歸類於這種藥物,由於其益智特性,它被人們廣泛使用。

  你也許會對此感到驚訝,雖然研究表明咖啡因並不是一種純粹的提高認知力的藥物,但是把它歸於這類藥物是因為咖啡因對精神喚起、情緒激勵和注意力提高的間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有助於提高認知能力。

  我們回顧一下電影《永無止境》,電影中的男主角獲得了一款能讓大腦發揮100%能力的新葯,藥物在助他走向上流社會的同時,也致使他成癮、產生嚴重的副作用。雖然其中的部分情節在目前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其作用機理和上述「聰明葯」基本一致。 

目前市面上的益智葯有許多種類,它們有些是自然提煉的,有些是人工合成的,有些甚至不合法。

  那麼是誰在使用這類藥物呢?斯德哥爾摩大學的Carl Cederstrom教授最近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近年來,益智葯的使用已經頗為廣泛。他還提到,常春藤學校中,有超過百分之二十的大學生嘗試使用過「聰明葯」,因此我們可以預測,這些藥物未來會有廣闊的市場。類似的研究成果稱,由於「聰明葯」在市面上普遍流行,我們確信「聰明葯」以及改善神經藥物會得到廣泛使用,該研究由神經科學家Anjan Chatterjee發表於自然雜誌,Anjan Chatterjee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職。

  從矽谷的技術人員到鐵杆遊戲玩家,從藤校學生到美國陸軍(他們最近的研究涉及利用莫達非尼創造「超級戰士」),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於使用「聰明葯」,以此作為認知表現的改善手段。


在我國(指中國),利他林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是用於治療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嗜睡症的精神類處方藥物,受到醫療系統的嚴格管控。據報導,在歐美一些國家存在利他林濫用的現象。

  但這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首先,一些人能夠獲得「聰明葯」來改善他們的大腦表現,並由此輕鬆超越那些負擔不起「聰明葯」的人,這公平嗎?畢竟,我們已經禁止類似的藥物,因為它們有損競爭的公平性。在職業體育領域,服用興奮劑或者類似的提高運動能力的藥物,經常會受到大眾的譴責。大量俄羅斯奧林匹克運動員由於服用興奮劑被禁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那麼,益智葯與興奮劑又有什麼區別呢?

  除此之外,這些藥物的安全性也存在爭議。雖然目前已經證實,一些藥物(例如莫達非尼)效果明顯而且足夠安全可靠,也沒有顯著副作用,但也有研究指出,莫達非尼的作用機理並不完全明確,並且具有潛在的成癮性,我們實在不應該掉以輕心。

不是所有的藥物都有資格標榜自己是益智葯的。就像許多保健品一樣,除非你真正地研究它們和它們背後的公司,否則你根本無法知道藥片實際成分是什麼。但讓人沮喪的是,對益智葯進行類似全面詳盡的分析將會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每個人都必須要對自己負責,僅僅粗略地閱讀一個藥物銷售網站的信息是不夠的,你需要對真正的研究情況有一個了解,並且獲取專業人士的指導意見。

  當然,涉及倫理道德的問題也必須考慮,不僅僅是個人層面的,我們整個社會也應當反思。正如前面提到的,在未來,「聰明葯」的使用會更加廣泛,而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探究和討論的問題。

  參考資料:Big Think,《哈佛商業評論》
  原文鏈接:https://futurism.com/productivity-in-a-pill-should-you-take-smart-drugs/


詳全文 這種「聰明葯」20%的常春藤學子都在用 究竟靠譜嗎?-科技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80103/25256426.html


------------------------------------------

警告:
任何人在沒有合格的、
非精神科的醫生之協助及建議下,
都不應該停止服用任何精神科藥物。

其他相關文章:

(香港) 專注力不足要食「聰明藥」?藥劑師拆解藥物副作用

這種所謂的「聰明藥」,真正的用途,本來就不是用來補腦的!但是,不難想像,既然這種藥能夠改善專注力,那麼,自然便可以集中精神,專心學習,所以,這種藥,不知不覺,便成為一種「讀書神器」,逐漸標榜成為一種「聰明藥」。本來,這種聰明藥,如果只是聰明豆、記憶麵包的話,只會傳來掌聲,不會傳來噓聲。
遺憾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胡亂服用這種聰明藥,還是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副作用的,後果可能得不償失。
在副作用上,主要有以下六個:......
原文刊於「小小藥罐子」網誌,已獲授權轉載。
來源:

過動症之父凱斯‧康納斯對過動症目前的濫用現況感到痛心


如果我們想了解過動症過去歷史、目前現狀和未來軌跡,康那斯博士是不二人選。他寫道:
更有甚者,
研究發現許多根本沒有生病的孩童都被開出了興奮劑(stimulants)。
同時,有些其實符合過動症診斷的孩童卻未曾給心理健康專家確診過;
也就是說,既有過度確診,也有不足診斷。⋯⋯

本文作者為杜克大學精神病理學與行為科學的榮譽退休教授艾倫.法蘭西斯Allen Frances Professor Emeritus, Duke University

閱讀更多:
http://www.letchildrenbe.org/archives/1670


替代方案

國際  CCHR 雖然無意推廣任何特定的執業人員、醫療機構、療法或團體,但是我們還是找到了一些資源,提供給想要知道以下主題之更多資訊的人做參考。
心理健康替代方法,和(或)安全戒除精神科藥物的相關資訊,及其它教育及法律資源:
(以上資料來自:cchr.org.tw) 
《中樞神經興奮劑:藥物作用的真相》(CCHR國際出版品)




立即點閱:
〈前言〉
報章雜誌經常大肆宣傳現代藥物研究對治療孩童學習和情緒上的「問題」和「障礙」,有「神奇療效」。
但真的是這樣嗎?⋯⋯
「旋娜生命走到盡頭時,看著我的雙眼,我卻沒有辦法救她。」這位母親她10 歲女兒,因服用治療過動症的處方興奮劑,中毒致死。
「我會盡我一切力量,確保再也沒有其他家庭因為精神科而失去他們的孩子。」這位父親的13歲兒子,因為利他林導致心臟停止跳動。
有很多關於中樞神經興奮劑的資訊提供給父母,但通常因為製造藥物的藥廠和推薦藥物的精神科醫生之間,彼此財務糾葛,使得資料遭到扭曲。⋯⋯
〈什麼是中樞神經興奮劑?〉
中樞神經興奮劑,也稱為興奮劑,主要構成元素是安非他命(迪西卷,Dexedrine) 及甲基芬尼特(利他林、專司達、Metadate 和 Methylin),在化學結構上和安非他命很類似。
興奮劑是指改變心智的化學物質或藥品,藉由加速身體機能(包括心臟和呼吸速度),影響中樞神經系統。
然而,興奮劑在孩童身上的作用,卻像是抑制劑,但精神科醫師和醫生說他們不知道原因。
有一件事,家長必須知道:甲基芬尼特是利他林的總稱,
被美國緝毒署歸為第二級毒品,
和嗎啡鴉片和古柯鹼同等級。
它也被國際精神治療藥物公約歸類為和安非他命
PCP(像是天使塵的迷幻藥)、甲基安非他命同樣的類別。
精神科醫師聲稱中樞神經興奮劑可以幫助孩童集中精神,藉此改善他們的學業。
這不是真的。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NIH)
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共同聲明報告指出,
服用中樞神經興奮劑的兒童「在學術成就或社交技巧上的改善
微乎其微⋯⋯
立即點閱:


法院判定病患有「告知後同意」的權利,

也就是病患在接受精神治療(心智改變)藥物之前,

醫師必須提供「可能的副作用和好處、治療副作用的方法,

以及其他狀況的風險等相關資訊」,

同時也要告知「替代療法的相關資訊」.

然而常常,精神科醫師根本無視於這些要求!


建議事項

1 你有權力拒絕讓你的小孩在學校裡參加任何的

精神病學或者心理學問卷。
2 如果你的小孩在沒有經過你的同意下,
被送去做心理學或是精神病學的篩檢,
或是被強迫用藥或者傷害,請向律師諮詢你的權利,
來對負責的心理醫師或精神科醫師、
他們的社團及協會提出刑事與民事訴訟。
3 精神病學和心理學必須要從教育的體制下徹底根除,
而他們強迫且無用的方法也不應被政府所補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留言給「公民人權委員會 高雄分會」,我們會儘快給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