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0日 星期一

文章轉分享:【身體篇】別被醫療體制誤導!這些病根本不用吃藥?

22/11/2018
【身體篇】別被醫療體制誤導!
這些病根本不用吃藥?
作者: 葉子僑 Bella

BBC(英國公共廣播機構)是永遠不會令人失望,因為作為公共服務機構,會花資源拍攝令人振奮的紀錄片,像 「The Doctor Who Gave Up Drugs」 和「The doctor who took kids off drugs 」這樣的片集,利用大眾媒體揭露醫療企業醜陋的運作。這套紀錄片的主持人叫Dr. Chris van Tulleken。

我看過兩集Dr. Tulleken 的實驗紀錄,他是一個真正的醫生,因為他把人類的健康放在經濟利益之上。他每一套片也需要兩三年才能完成。他會邀請一些需要吃很多藥物的病人來參與研究。而那些病人,在他的專業角度,是不需要那些藥物的。例如以下的三個例子:

1. 被確診患上過度活躍症(ADHD)的孩子


Dr. Tulleken 認為年幼的孩子,即使被確診患有過度活躍症也不一定需要吃藥。影片中他邀請了十個患上不同程度ADHD 的孩子,與一個荷蘭籍專門教導靜心的治療師來進行這個實驗。十次的靜心課程後,原本每天要吃幾粒藥丸的小女孩,數月之後已經可以完全不靠藥物來平衡情緒及保持專注。

2018年12月7日 星期五

文章轉分享: 日本【厚生労働省 公開發表】不建議長期持續服用的藥物等等 (內含有精神科藥物)

以下文章出處於:

https://reurl.cc/pWy44



( 圖文簡介 :  日本【厚生労働省 公開發表】不要長期服用的藥物116 )



內政部醫藥/ 生活衛生局 公開發表
對於藥物濫用造成的藥物成癮,
有鑑於在海外很多案例顯示,
造成此問題的原因大多是在於開處方的醫師端而非患者
所以內政部醫藥衛生局做以下的公告:

對於內政部部長提交藥物副作用的報告,是醫藥關係者的義務。醫師,齒科醫師,藥劑師等的醫藥關係者,對於醫藥品,醫療器材或再生醫療等產品會產生的副作用,感染症,不舒適等症狀,必須直接或是透過該醫藥品等的製造販賣商向內政部部長報告。另外,藥局或是醫藥用品店也是一樣對於副作用的報告有提交的義務。

( 來源: 医薬品・医療機器等安全性情報 No.342  2017年4月

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文章轉分享: CIA也懂「吐真劑」?被揭發擬用藥物拷問疑犯


出版時間:2018/11/15 00:45

小說《哈利波特》裡,有一種能讓人說真話的魔藥,名為「吐真劑」,服用者將會完整清晰地回答所有問題。美國一份解密報告揭露,中情局(CIA)在2001年911事件後,曾考慮對涉及恐攻的嫌疑者使用一種能令人「講真話」的藥物。但CIA經數月研究後放棄計劃,指有法律及道德問題。
 
解密報告由「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在法官判決下取得,報告指CIA為了套取情報,研究一種名為「Versed」的藥物,此藥物經常被精神科用作抗焦慮的處方,當時CIA認為此藥「可能值得一試」。
 
採用Versed將會違反兩項法律,一是禁止對囚犯做醫學實驗,二是禁止施用會「改變思想」或「深切改變感官」的藥物。最終CIA決定放棄向司法部申請核可,並使CIA的醫生不需負擔「一些明顯的道德問題」。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文章轉分享:吃對蛋白質更快樂 情緒調節食物大公開

文/黃苡菱(營養師)


營養師總結了情緒排毒的四大類營養素,以及相應的食物,快來看看你需要哪種。(Shutterstock/大紀元製圖)

   標籤
不僅身體需要排毒,情緒也需要排毒。讓我們快樂的血清素、多巴胺、抗憂鬱的DHA、調節荷爾蒙和神經代謝的各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都可以從食物中攝取。營養師總結了情緒排毒的四大類營養素,以及相應的食物。快來看看吧!

快樂來源: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經過消化分解會變成小分子的胺基酸,像是色胺酸、苯丙胺酸、麩胺酸,這些正是形成影響情緒的神經傳遞物質與荷爾蒙的原料。
血清素是讓人放鬆快樂的神經傳遞物質,是由色胺酸經過與葉酸、鐵、菸鹼酸、氧等營養素代謝成5-羥基色胺酸,再與維生素B6代謝成血清素。能攝取到色胺酸的食物來源有瘦肉、深海魚、蛋、南瓜子、黃豆。
多巴胺、正腎上腺素則可以讓人有精神、興奮、增加專注與警覺性。是由苯丙胺酸經過與葉酸、鐵、菸鹼酸代謝成酪胺酸。接著酪胺酸可轉換成多巴胺、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T3、T4等等。酪胺酸再與葉酸、鐵、菸鹼酸維生素B6代謝就會轉變成多巴胺,多巴胺與維生素C、銅、氧作用形成正腎上腺素。苯丙胺酸的食物來源有奶類、小魚、貝類、黃豆。或是選擇酪胺酸含量多的食物如起司、魚、貝類、香蕉、巧克力等等。

文章轉分享:吃對食物心情自然好 9種食物對抗抑鬱症

文/Mohan Garikiparithi 夏瑞希編譯


   標籤
許多因素會導致抑鬱症。研究發現,吃對食物能改善心理健康,控制抑鬱病情。
最近,《生物醫學中心——醫學》(BMC Medicine)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患有中度至重度抑鬱的人在吃較健康的飲食時,心情會有所改善。所謂健康飲食,意味著吃全天然食品,少吃精製食品、油炸食品和甜食。進行抗抑鬱飲食後,有超過30%的抑鬱症患者症狀緩解。

9種抗抑鬱食物

1. 蘑菇
蘑菇成為抗抑鬱食物有兩個原因:可降低血糖水平,平穩情緒;能像益生菌一樣促進腸道健康。我們體內的大部分血清素是由腸道中的神經細胞製造,血清素是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換句話說,健康的腸道意味著更健康的大腦。

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文章轉分享: 喝抹茶 會讓人失眠嗎?

王若馨編譯 2018年11月10日 12:00



抹茶近年在美國大為風行,不僅出現抹茶專賣店,在咖啡館、糕餅舖,也愈來愈常看到標榜抹茶口味的食品點心,足見其受歡迎的程度。不過,有些人在網路上說喝了抹茶,或吃了抹茶蛋糕後,晚上會睡不著覺;究竟抹茶食品會不會影響睡眠品質呢?
由於抹茶是粉末狀,本身已無茶葉的原型,在湯水中也看不到茶葉,會讓一些人忘了它是茶葉研磨成的,而把它當一般飲料或加牛奶喝。
其實,抹茶不僅有咖啡因,含量還比綠茶高出許多。雖然一般而言,抹茶的咖啡因含量會比咖啡低一些,但不論是喝抹茶,或食用添加抹茶粉末的食品,都會增加咖啡因的攝取。
不過,抹茶中含有另一種物質,可以幫助人們放鬆、鎮定精神,就是「茶氨酸」(L-Theanine)。
抹茶中的茶氨酸,是綠茶及紅茶的五倍。「替代醫學評論」期刊(Alternative Medicine Review)2011年刊載的一篇研究指出,茶氨酸可幫助過動症(ADHD)的兒童較易入睡。
也有研究表示,茶氨酸可以增加大腦中的γ-胺基丁酸(GABA),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幫助情緒穩定,消除神經緊張,進而幫助睡眠。
事實上,有些對咖啡因比較不敏感的人還表示,喝了抹茶之後,他們會感到昏昏欲睡。
美國營養與飲食協會(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營養學家凡達娜‧賽斯(Vandana Sheth)說,由於抹茶具有茶氨酸,所以引起的副作用比咖啡來得少。人們喝了抹茶後,專注力會提升,而且得以在不造成焦慮的情況下保持警覺。

2018年11月2日 星期五

文章轉分享:如果你從小無法控制情緒

04:00 2018/10/31

(續上文)懷孕媽媽通過塑料飲食器皿吸收了一定分量的雙酚A,將來出生的孩子可能有情緒問題,當中以女幼童的行為及情緒問題更為嚴重。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研究人員在美國辛辛那提地區追蹤244位母親和她們三歲孩童的相關資料,發現妊娠期間母親的尿液雙酚A濃度較高者,出生後的女幼童會有過動症、具侵略性、焦慮、沮喪,情緒管理能力也比較差。
懷孕媽媽是通過甚麼途徑吸收雙酚A?主要是塑膠瓶、吸管、一次性紙杯內的塑料內膜,還有金屬罐頭內層。原來罐頭內層使用雙酚A的歷史已經超過40年!但這不是唯一會影響胎兒的飲食來源,垃圾食物、過度加工食物、超市與快餐店中的包裝食物,同樣可能是原因,如果你習慣了快餐外食,你與將來的孩子都有可能中招。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文章分享: 吃抗憂鬱藥仍失眠 中西醫合治一覺到天亮




台中65歲陳姓婦人罹患憂鬱症超過10年,雖定期服用抗憂鬱劑、抗焦慮劑與安眠藥,憂鬱、焦慮雖有改善,但還是睡不好,不但半夜醒來多次,導致白天上班時會頭暈、無法集中注意力,甚至無法持續工作,相當困擾。陳婦半年前到中醫門診就醫,醫師利用針灸與中藥輔助治療5個月,不但憂鬱症狀減輕,也在醫師監控下逐漸減少西藥使用量,目前情緒穩定、睡眠品質穩定,終於可以一覺到天亮,不僅大大改善生活品質,讓她可以正常工作。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陳亮宇說,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憂鬱症已為2020年全世界三大需要重視疾病之一,與癌症、愛滋病並駕齊驅,並成為人類失能(disability)第一名的疾病,憂鬱症會造成患者社會功能退化、生產力下降,對病患個人、家庭及整體社會造成非常大的衝擊及影響。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憂鬱症的盛行率正逐漸攀升,實在不容忽視。

陳亮宇表示,中醫認為身、心為一個「整體」的系統結構,兩者是相互依存,無法分割,當臟腑的氣血不平衡或是氣的運行失常,都會影響情緒的穩定,所以臨床上中醫會利用針灸,透過針刺疏通經脈、活血化瘀,減緩憂鬱症嚴重度,這種中醫合治的治療方式獲得許多國內外臨床研究證實,不但可以幫助緩解症狀、減少西藥的使用與依賴,還可協助減低藥物副作用,縮短藥物達到療效的時間,是憂鬱症患者治療的另一個輔助治療選擇。(曾雪蒨/台中報導)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文章轉分享: 過動兒的家長很辛苦,調整教養心態,正視孩子的需要才是關鍵

作者:沈雅琪/神老師

發表日期:2018-10-15

幾年前班上有個孩子,雖然上課時他不會干擾任何人,但是從他的眼神和上課的表現,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可以專注在黑板上的時間不會超過2分鐘。
因為注意力無法集中,很多時間都在放空、神遊,我們抄在黑板上的解釋、題目,大家都寫完了,他有時連動都沒有動;我的課文已經上到下一頁了,叫他時,他還在上一頁找著我念的句子...大家在寫在抄的時候,他會漏寫,甚至完全沒寫,只好大家休息的時候,他留下來補寫。
因為這樣,所有上完一頁數學後的練習題,他幾乎全錯,他的挫敗感非常明顯,常常大吼著,「我又全錯了!」也因為需要大量的訂正,常常耽誤了他的下課時間,影響正常的作息。
這是很典型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只要身邊有一點聲音,就能讓他分心,在眾多的背景聲音中,無法篩選重要的訊息,抓不到老師說話的重點,常常在我宣布完事項以後,他突然驚醒急問,「老師,你說什麼?」他無法專注的狀況大概是我看過最嚴重的。
但是家長無法接受孩子需要評估和幫助,覺得孩子對於有興趣的東西,像是手機、電視、樂高的專注力非常好,是老師上課太無聊。我告訴家長,「對3c的專注不是專注,孩子得透過螢幕快速的閃動才能專注,這是一個很嚴重的警訊,生活中不可能所有訊息都以這樣的狀態呈現,如果所有老師上課時他都不能專注,不能快速閃動的事物他都聽不見、看不見,要怎麼上課呢?」
家長告訴我,「我有跟孩子約法三章,要他上課專注,也常常罵他,他可以做得到,就是不聽話。」當我們無法接受他的困境,又不斷的要求他要自制,要專注,忽視他的困境又自行決定他是可以做到的,不只在學校,在家裡也不斷受責難、批判......這孩子的挫敗可想而知。
不能讓家長面對孩子在課堂上的狀況,我只能在教室裡嘗試著讓他專注的時間多一些。三五分鐘就要喊他一次,他被叫的時候覺得尷尬臉紅,這樣真的不是辦法,我只好讓他坐在最靠近黑板的位置,我在宣布事項時會看著他的眼睛,確認他有聽進去,在他眼神神遊時,靠近他敲敲他的桌子,拍一下他,讓他回神,在大家抄筆記或是抄題目寫習題,巡堂時多看他幾次,確認他有跟著一起動。
他交來的功課狀況很良好,我知道那是家長在家裡很努力地指導他,才能有的狀況。知道他們不能接受孩子需要評估,但是家長是有非常努力的,我可以想像以他的專注力,寫完一天的功課需要花非常大量的時間,但是他可以寫得那麼好,真的不容易。
遇上媽媽的時候,媽媽說她好累,每天盯他寫功課,很多都得要教很久,我跟媽媽說辛苦了的時候,媽媽眼淚就這樣掉了下來。但是該說的還是得說,我提醒媽媽,「如果以他上課的專注力,課程越來越難,他漏掉那麼多上課的內容,會越來越吃力,回到家功課就更無法完成了,上國中會更辛苦。」
有時候我們真的無法接受孩子需要幫助,但是孩子得面對學不會,得面對不專注時被老師提醒的尷尬、要面對成績低落....我們都要想想辦法來幫助孩子改善,如果只是拒絕面對事實,這孩子上了國中,有很大的可能會放棄學業。
我只能幫他換位置、在課堂上不斷的把他的注意力拉回來,遇到他不會的時候在休息時間找來一對一指導,要他早自習和午休跟著球隊去運動訓練、提醒家長儘量不要給甜食、減少3C的使用、他的睡眠一定要充足......。
我不會因為家長不想聽就不說,但是也不會因為家長無法接受就放棄孩子,已經練就只看孩子的需要,做自己在教室裡能做的、能幫助孩子的,其他的,就是這孩子得自己去承受的。

2018年10月8日 星期一

新聞文章:中西合療 讓皮膚過敏過動兒專心學習



出版時間:2018/10/08 08:28









台南11歲女童小靜,平日上課無法專心、易插嘴衝動,時常粗心大意做錯事,亦無法持久集中精神完成作業,3年前精神科診斷為過動症,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進行中西合療調理,今年暑假決定停用過動症藥物,僅維持中醫調理,開學至今1個多月的觀察,小靜自制能力進步,且上課表現良好,老師更是誇獎有加。
 
安南醫院中醫部醫師林莉華表示,小靜雙手肘內側、膕窩、踝關節經常會有紅疹、脫屑、乾燥癢甚,伴有龜裂,常常抓破皮,四肢多處紅色抓痕,晨起易流鼻水、噴嚏,鼻塞,加上有氣喘史,感冒嚴重時容易呼吸易喘促,平日上課無法專心、易插嘴、無法安靜坐在椅子上、容易衝動,時常粗心大意做錯事情,也無法持久集中精神完成作業,3年前精神科診斷為過動症。

 
小靜在接受西藥與針灸治療後,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等症狀獲得改善,上課可以專心且不插話,衝動行為減少並可以獨自完成作業,也不再因為鼻子癢,皮膚癢而影響專注力與學習,成績亦進步很多。

2018年6月27日 星期三

新聞文章:鐵娘子主唱布魯斯·迪金森說:不信任那些對小孩做精神科藥物之處方 (國外)

June 22, 2018

(以下文章摘自:http://www.blabbermouth.net/news/iron-maidens-bruce-dickinson-doesnt-believe-in-prescribing-psychiatric-medications-to-children/
在此翻譯為中文)



多張專輯獲得英國與美國的白金或黃金唱片認證的英國重金屬樂團:鐵娘子樂團,其主唱 布魯斯·迪金森 在接受專訪時,談到自己對於小孩被過度處置精神科藥物感覺非常擔憂。

談到他最大的兒子,他兒子五歲時曾被一位醫師診斷有ADHD,說需要服用利他能。布魯斯說:「我才不會給我小孩吃藥,那是什麼?他是個五歲的小孩,他看起來很正常,跑來跑去不就是五歲小孩應該有的表現嗎?」

時間快轉到他兒子11-12歲時,,很多好朋友都被分發到語言障礙學校就讀,那些小孩都是很棒的小孩,布魯斯的小孩來向他求情,問他:「有沒有機會也可以讓我去念語言障礙學校呢?我的好朋友們都去那裏讀書了?」

布魯斯說:「奧斯丁,你並沒有閱讀障礙!」

小孩說:「那我運動不好,可不可以也說我有閱讀障礙,那我就可以去讀那個學校了。」

所以他們去看檢測員,結果成績出來說,檢測員說:「誰說這小孩有ADHD? 他是太無聊了!他雖然才11歲,但是他的語言推理能力,已經是21歲的程度了。」

2018年6月12日 星期二

新聞文章: 美軍用針灸 解止痛劑濫用問題



美軍醫官用針灸替患者治療。(取自美國陸軍官網)
中國傳統醫術「針灸」能緩解急慢性疼痛,又不會有成癮的風險,且在使用上幾乎沒有限制,因此,美國軍隊引進古老的全套針灸療法以對付軍隊中濫用止痛劑現象。目前,美軍中常用一種被稱為「戰場針灸」的療法,是由美國空軍針灸和整合醫學中心的負責人理查‧涅姆措醫生在2001年開發的。有了這種療法,軍人們就可以不受影響地繼續工作和生活。

2018年6月8日 星期五

新聞文章: 凱特絲蓓上吊輕生 丈夫坦承兩人已分居

出版時間:2018/06/07 20:15



(圖取自美聯社)


美國著名時尚設計師凱特絲蓓(Kate Spade)在家中上吊輕生後,外界對其精神狀態的相關報導不斷。凱特絲蓓丈夫安迪絲蓓(Andy Spade)昨日發聲明澄清,妻子罹患焦慮及憂鬱症已達5年,並坦承兩人已分居。

美國《堪薩斯市星報》(The Kansas City Star)昨日引述凱特絲蓓胞姊說法,稱凱特絲蓓罹患精神疾病,但因擔心影響品牌形象而遲遲不肯就醫。安迪絲蓓在聲明中駁斥此說法,稱妻子非常積極尋求治療:「她在過去5年來積極尋求治療憂鬱及焦慮症,定期看醫生並服用藥物。」

2018年6月4日 星期一

新聞文章:解尿不順被當精神病 原來只是肌肉緊張

2018年6月4日 上午11:17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上了年紀的病人不論男女,或多或少都有解尿不順的問題,在男性而言,可能是攝護腺肥大所造成的影響,但是沒有攝護腺的女性又是怎麼回事呢?一位58歲婦女兩年多來深受夜間頻尿之苦,一晚要上廁所五、六次,嚴重失眠到掛身心科及服用藥物,看盡多科門診仍找不出原因,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婦女泌尿研究中心主任王國華表示,看似複雜的病情,以尿路動力學精密儀器檢查發現只是尿道括約肌太過緊繃,導致「解尿障礙」,排尿不順暢才會頻尿、夜尿,經簡單的肌肉鬆弛劑治療兩週後,正式揮別夜尿與失眠的折磨。
這位婦女兩年來到大醫院看了婦科、泌尿科、大腸直腸外科、免疫風濕科和神經內科,都認為沒有問題,甚至有醫師告訴她是精神有異常,導致小便功能障礙,建議她去看精神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精神有問題,進而求治身心科醫師。

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

重要消息: 網路流傳吃「聰明藥」可以集中注意力且增進讀書效率,這是真的嗎?

網路流傳吃「聰明藥」可以集中注意力且增進讀書效率,這是真的嗎? 【發布日期:2018-04-26】

 發布單位:企劃及科技管理組

解答:網路流傳吃「聰明藥」可以集中注意力且增進讀書效率,這是真的嗎?
網路流傳國外學生及經理人,仰賴「聰明藥」來提升大腦學習力跟工作效率,這是真的嗎?
1. 目前國際上常被聲稱為「聰明藥」主要有3種藥品,分別為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Adderall(含安非他命)、Methylphenidate及治療發作性嗜睡症的Modafinil,此三種藥品皆未具有「提升腦力」的功效
2. Adderall此藥品於台灣尚未核准,根據美國FDA核准仿單指出,該藥品被特別警示具有潛在藥物濫用、成癮性、可能導致猝死及嚴重心血管不良反應等副作用。

3. 台灣目前核准的Methylphenidate(如利他能、專思達、利長能等)與Modafinil(普衛醒)皆屬中樞神經興奮劑,需有專科醫師處方才能使用,此類藥品作用在中樞神經,常見的副作用為頭痛、失眠、焦慮、噁心暈眩、體重減輕等。 

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新聞文章:抗憂鬱藥副作用 恐致情緒「喪屍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自1970年代以來,心理健康界中最大條的新聞,始終是藥物治療呈爆炸性成長。包括藥物不良反應、藥物監控不佳、藥效有疑慮等,都是心理藥物治療的主要爭論。不過,還有其他更深刻、更具哲學性的反動角度,反對以藥物治療悲傷、憂鬱、焦慮、狂躁、過動等問題。然而這類問題可說是人類極端但又自然的面向,那麼,用藥物來治療情緒是正確的嗎?
一九九○~二○一一年,美國的抗憂鬱藥用量增加將近四倍,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旗下的國家健康統計中心統計,十二歲以上美國人,有一一%在服用抗憂鬱藥,其中有大約一四%已有十年以上的藥齡。
機器人般的超完美嬌妻
抗憂鬱藥的許多副作用之一,是情緒變得平板或遲鈍—嚴格來說就是「平板感情」—尤其以SSRI這類抗憂鬱藥為甚。這類藥物會影響神經細胞處理血清素,而血清素負責傳導訊息,例如眾所皆知的百憂解就是一種SSRI。
* SSRI 亦稱: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

新聞文章:【Yahoo論壇/呂建和】小志「share」的音發成「shit」 被錯當精神疾病治療

作者為振興醫院公關組組長
2018年4月22日 上午9:23

國三生小志的耳朵被「水淹」達三年之久,被學校懷疑因為課業壓力太大導致精神狀況不穩,希望父母帶他至醫院就醫,英文老師甚至被他的學習態度氣得受不了大發雷霆,且認定這位學生生性叛逆,一定是罹患了精神方面的疾病,而父母只好帶著小志到處求醫,幾經波折轉到耳鼻喉科檢查後,才發現小志是因為耳朵積水,期間長達了三年之久,已使得其聽力嚴重受損,造成不可逆的聽力障礙。
經耳鼻喉科醫師問診後得知,小志在國小六年級的時候,因為某種原因,造成耳朵積水而不自知,但因為時間拖得太久未能及時治療,使得聽力受損,導致學習的障礙,被學校老師及家長誤解,遭受許多不白之冤。
小志本身具有很高的語言天份,國小時語言能力很好,說得一口標準的國語,但上了國中後學習英語,學習過程卻障礙重重,連簡單字詞的發音都無法發出,即使發出來的音,也與老師所教的差很多。擔任導師的英文老師被小志的上課行為惹惱了,明明其他科目的成績都名列前茅,為什麼只有她這一門課的表現如此異常,認定小志一定生性叛逆,故意與她作對,要求他的父母帶他去醫院看精神科,從事心理輔導。
但看了多次精神科門診之後,小志的情形並沒有改善,全家身心俱疲到幾乎要放棄了。有一次,老師為了矯正他的發音,強迫他大聲跟著她發音,但發出的音被老師誤以為小志在怒罵她,「share」的音發成「shit」,簡直惹惱了老師,要將他送到訓導處記過處分。

2018年4月18日 星期三

文章轉分享:均衡攝取蔬果、全穀、魚肉 地中海飲食 減緩憂鬱症


憂鬱症患者大多靠藥物治療及心理諮商控制病情,但近日研究發現健康飲食也能有效預防憂鬱症或減緩症狀,尤其是均衡攝取蔬果、全穀及魚肉的地中海飲食更是治療憂鬱症的最佳飲食方式。
澳洲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流行病學家嘉卡(Felice Jacka)帶領的研究團隊,曾在去年針對健康飲食減緩憂鬱症狀的成效進行實驗。
這項實驗調查67名透過藥物或心理諮商治療憂鬱症的患者,讓其中半數配合營養師展開為期12周的健康飲食,其餘半數則在同一期間由社工人員陪伴放鬆心情。
實驗發現實行健康飲食患者情緒明顯比對照組更加開朗,且飲食越健康的患者情緒好轉越顯著。去年初這項研究發表在醫學期刊《BMC Medicine》之後,另一項由南澳洲大學進行的6個月實驗也在《營養神經科學》期刊發表類似成果。

2018年4月5日 星期四

熱映中: 探索精神病學的最佳時機 X檔案 – 死亡工業展之真相解密

4/3民眾的回饋

非常棒,了解到以往我們被蒙蔽的訊息,這真的很重要。與生活息息相關,期待以後再辦更多這樣的展(名稱可以不要那麼聳動XD)
---高雄 軍官

覺得內容很值得醒思,有很多對精神科不了解的地方都讓人看了很心酸,不是所有治療對他們都是有效的。
---高雄 學生

我覺得這次活動很有意義,讓我看見從未看見的事!也讓我有一些新的體悟。
---高雄 學生

很驚訝,原來這些精神病患者受如此多的苦,還以為那些所謂的治療,對他們是有幫助的,展讓我更了解,那些背後的事實。
---高雄 學生

投身公益是一件好棒的事。
---台南 鄭同學

熱心的服務且讓更多人了解更多訊息,避免更多人受害,這活動很棒,需要支持且持續下去。
---台南 方先生

很感謝在闖關活動時,工作人員的細心講解,了解了很多不知道卻應該知道的權利,很有意義。
---高雄 王小姐 軍人

此展很有意義,有助於我們更了解自己或他人的身心狀況,以及是否受到正確的協助。
---高雄蔡小姐

2018年4月3日 星期二

新聞: 致命的藥物副作用?劉承武高雄開講 與精障受害者家屬對話

2018-04-02 14:00:17



剪綵貴賓左起:中華民國迪喬治症關懷協會理事長劉采涵,前高雄巿議員蔡媽福,孫文學院南院副院長林壽山,中華公民人權協會理事長葉詩郁,中華公民人權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聖惠醫師,中華全球華僑總會總李鎔任。



劉承武檢察官主講「精神病學與人權的反思研討會」。




孫文學院南院副院長林壽山致辭。



與談人左起:常金海先生,劉采涵女士,小如小姐和主講人劉承武。

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

新聞文章: 《健康聚寶盆》依賴安眠藥 銀髮族愈睡愈憂鬱

2018-03-25
文/蘇佩吟
85歲的李爺爺(化名)由家屬陪同至失智症中心就醫,家屬覺得這3個月爺爺記憶變差,會忘記常打的電話,但事後會想起;出門會忘記帶需要的東西,會忘記自己剛剛說過的話;整天昏昏沉沉的,不想動,也不想出門。以前爺爺都會固定參加老人活動,現在都不去了,朋友要找他出去玩也都拒絕。經醫師看診後與協助安排失智症相關檢查。
檢查結果讓家人很訝異,因為爺爺的記憶力相當好並沒有問題。經過仔細詢問疾病史及慢性病就醫情況,發現爺爺常常以身體疼痛、焦慮、睡不著等理由看醫師,結果帶一堆藥回來,包括兩種安眠藥或抗精神病用藥,家屬說,爺爺每天都要吃10幾、20顆藥。
醫師審視藥物後,發現讓爺爺記憶力變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服用了安眠藥。經過教導並且以漸進方式減少藥量,終於停用安眠藥,爺爺的記憶力與體力漸漸地改善了。

2018年3月18日 星期日

研究:抗憂鬱藥效 沒想像中好


《紐約時報》報導,長久以來醫學界針對抗憂鬱藥的效果發表過無數研究報告,多數報告都顯示抗憂鬱藥能有效抑制症狀,但近年採用最新統合分析方法完成的研究卻發現,多數抗憂鬱藥品的藥效並不顯著。
美國服用抗憂鬱藥的人口比重高過全球其他國家,因為美國人普遍相信抗憂鬱藥能改善症狀,但這樣的觀念有所偏頗,因為同行審查的期刊論文通常傾向發表正面結果,以致社會大眾獲得的資訊大多肯定抗憂鬱藥的藥效。
2008年發表的一份統合分析報告卻提出不同見解。這份報告以各大藥廠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登記的抗憂鬱藥試驗結果做為依據,因為這類試驗結果較少經過加工篩選。
上述報告參考FDA自1987年至2004年核准的抗憂鬱藥,總計包含74份試驗報告,試驗對象超過1.3萬名患者,結果發現半數試驗顯示抗憂鬱藥效果勝過安慰劑,但另有半數試驗顯示抗憂鬱藥缺乏效果。
研究團隊對照同一期間發表的期刊論文後發現,上述74份試驗報告中的所有正面結果都發表成期刊論文。然而,負面結果當中有11筆重新包裝成正面結果發表,更有22筆至今未發表,而照實發表的負面結果只有3筆,可見期刊論文普遍支持抗憂鬱藥效果的立場並不公正。
2008年發表的另一份報告同樣以FDA登記的抗憂鬱藥試驗為參考資料,但研究主題改為抗憂鬱藥效果與憂鬱症程度之間的關聯性,結果發現抗憂鬱藥只能稍稍改善輕微憂鬱症患者的症狀,但對重度患者來說幾乎沒效。
史丹福大學藥學系及統計學系教授艾歐尼狄斯(John Ioannidis)於2008年發表在《醫藥哲學道德人文》期刊的論文,便統整上述兩份報告的結論,強調多年來期刊論文為了呈現抗憂鬱藥的正面效果,刻意設計研究方法並篩選實驗對象。
(工商時報)

【精神病學】死亡工業展 (高雄) 探索 精神病學 X 檔案


展期:

2018年3月31日至4月15日,14:00-22:00(逢週一休館)
28584089_10157168158443136_2040673936_o
★活動官網:https://goo.gl/qHqcdL
★活動 FB:https://goo.gl/WhNCvb
★活動 LINE@:https://goo.gl/J5T24m
地點:高雄新崛江商場(高雄市新興區文化路70-1號2樓)

新聞文章:日本厚勞省 宣布對原先被指定精神衛生保健醫生37人做行政處分

毎日新聞

(原文)

精神障害者を強制的に入院させるかどうか判断する精神保健指定医の資格不正取得に関わったとして、厚生労働省は7日、元指定医37人の行政処分を発表した。診療行為ができなくなる医業停止1カ月が20人、戒告が17人。発効は3月21日。
     処分を受けたのは、資格申請の際、他の医師が診察した患者のリポートを使い回したり、その指導に当たったりした元指定医。厚労省の全国調査で不正が発覚し、2016年10月に指定医89人の資格を取り消したが、通常の医師としての診療は続けられた。

     厚労省は1月以降、医道審議会に諮って順次処分している。【熊谷豪】



    (原文新聞:
    (翻譯文)

    日本厚勞省

    宣布對之前被做指定精神衛生保健醫生37人行政處分,
    是否強制性的讓精神障礙者住院 ,
    判斷被指定的身心醫生有未經授權參與, 
    厚生労働省7日宣布對37名前指定醫生進行行政處分 ,
    停 止診療行為1個月有20人,警告17人,3月21日生效。

    2018年3月8日 星期四

    新聞文章:得舒飲食保護心血管 還可降低憂鬱症風險

    許多人都知道攝取大量的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品有助於身體健康,近來流行的得舒飲食(DASH)不僅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有研究發現,得舒飲食對於預防憂鬱症也有幫助,該研究結果將在美國洛杉磯神經病學年會(AAN)上公佈。

      得舒飲食的特色包含,攝取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降低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簡單來說,即攝取全穀類、天天5+5蔬果、低脂乳、紅肉改白肉、吃堅果用好油等原則。

      芝加哥拉什大學醫學中心(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研究者Cherian表示,憂鬱症很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尤其是有記憶力問題的人更容易罹患憂鬱症,而高血壓、高膽固醇或是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是常見的罹患族群。

    2018年3月1日 星期四

    新聞記錄:[精神治療藥物 恐導致上癮自殺暴力]



    以上影片來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u65ZfOcKoE&feature=share

    [精神治療藥物 恐導致上癮自殺暴力] 洛城18台晚間新聞06142016


    槍擊案兇手馬亭的前妻就指出馬亭之前有情緒不穩定的情況。
    事實上許多現代人面對精神壓力,
    會習慣性透過藥物,來抑制焦慮、亢奮、憂鬱或失眠的情形。
    但根據聯邦藥物管理局的研究,長期服用這些精神治療藥物,會導致上癮,更嚴重的是反而變得更加沮喪或暴力、自殺率,比沒有服用精神疾病藥物並接受心靈治療的病患,高出一倍!
    洛城18台晚間新聞記者王偉齡報導 首播日期: 06/14/16

    ---------------------------------

    【警告】:請勿自己停止服用精神科藥物,

    自行停藥可能造成嚴重的戒斷症狀;

    民眾應該尋求有能力的醫師,

    尋求他們的建議和協助.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相關文章:

    醫療大屠殺:過去十年超過五百萬人因服用精神科藥物而死亡/撰稿者:伊森.A.霍 夫

    http://www.cdnews.com.tw 2015-08-25 16:17:18
     本報訊:最新一期的《英國醫學期刊》刊出的一篇辯論型態的評論〈長期服用精神科藥物是否造成更大的傷害,而非更多的好處?〉文中推論並大膽指出,假如每位正在服用精神藥物或抗憂鬱劑的人,都能夠停止服用這些致命藥物,並且用更新、更安全的方式給予治療的話,這個社會的狀況將會更好。

     丹麥一家獨立的藥物安全分析團體,諾迪克柯克蘭中心的研究學者,彼得.C.葛席教授(Peter C. Gotzsche),他發現,西方世界每年有超過五十萬人死於精神藥物。這些精神藥物的效果非常小,但是其諸多副作用卻頗具傷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