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文章轉分享:【沒有醜的花番外篇】我不是來討好你的




文|鍾岳明    攝影|楊子磊

吳尚洋的步調快,說話也快,他一開口就是連珠炮,很難停下;但他也曾有慢下來的時候。最初診斷出妥瑞症時,精神科醫生開鎮定劑給他,以減緩抽搐症狀,但藥物副作用強,「吃藥一天大概會睡16小時,動作變slow motion,像是打太極。我會突然變呆滯,反應變很慢,一天到晚騎車去撞車,經常腦袋空白,瘋狂想睡覺。」
後來他把藥停掉,很多年沒吃了。據說現在新藥物已經改善所有副作用問題,但他認為沒有藥物也無所謂,他已習慣和妥瑞症相處。問題是「我習慣,但別人不習慣啊!」他做出誇張的反應。

(警告:
任何人在沒有合格的、
非精神科的醫生之協助及建議下,
都不應該停止服用任何精神科藥物。)

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文章轉分享:我家孩子 ADHD:缺失的教育資源,漏接的特殊學生



端傳媒記者 呂苡榕 發自台灣    


這是兒子第四天拒絕上學。在報「中輟」之前,老師終於打電話來,要和媽媽文華談談,怎樣協助這個男孩回到國小三年級的校園。
談起兒子的狀況,文華深深吸了一大口氣。幼兒園時學校老師就發現文華的兒子會「反抗老師對於課堂秩序的要求」,因此提醒文華注意一下孩子的狀況。「我那時有感覺他有些地方很特殊,像是不能和別人眼神接觸,搭電梯時會繞着大人轉圈。」細數生活上的小毛病,文華說自己一開始擔心兒子有情緒障礙,趕緊帶着兒子去大醫院檢查。但醫生評估後覺得沒問題,轉介了社工,「社工也只說他是處在過渡期才會有特殊反應」,文華回憶,當時看似只是虛驚一場。
只是升上小學一週後,文華去學校接兒子時遇上了特地在校門口等着她的導師。「老師跟我說小孩感覺『比較特別』,她希望可以協助孩子。」正好前一天晚上,安親班的老師同樣也對文華說,「孩子有些特別。像是安親班老師叫大家拿出『回家作業』來寫,我兒子卻堅持不要,因為那是『回家作業』,得要『回家』寫,不能在安親班寫。」這樣的巧合讓文華再度心急起來,帶着兒子又到另一間大醫院檢查,這才鑑定出兒子有亞斯伯格症,之後更合併出現情緒障礙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學校之外,文華帶着孩子自費做諮商,每個小時1500元(約381港幣)。另外也為兒子選擇戶外活動較多的課輔安親班,讓孩子有時間游泳爬山。「班上導師會一直跟我溝通,了解小孩的治療狀況,以及學校可以搭配的方向,讓治療可以延續到一般日常。」
「老師也會針對孩子的狀況放寬他的學習成果標準。像是寫國字,老師就不會要求他一定要寫得多漂亮,只要寫對就好。」那兩年,學校老師與輔導、特教系統的搭配,讓孩子的狀況相當穩定,學習上也沒有太多障礙。文華堅持,沒有讓孩子服用藥物。

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新聞文章:美精神藥濫用年齡降 母拒投藥兒遭帶走

2017/04/18 19:53



(圖來自TVBS)

在美國有數百萬人,服用精神藥物,當中許多人從兒童時期,就開始服用,長期下來成了藥物成癮。到了成年出現更嚴重的精神問題,包括更加焦慮精神損傷,甚至是厭世傾向。有的母親不願意讓孩子用藥,結果社工將人強行帶走,直接住院接受治療,而這樣的例子不斷增加,成了美國社會的一大問題。




上癮、抗身心疾病藥物美國量激增,憂鬱躁鬱焦慮,為了對抗精神疾病,在美國使用精神藥物的年齡。對抗憂鬱症美年齡下降,青少年兒童有,不斷往下降,一旦開始服用容易上癮,成了一輩子的包袱。

精神科醫生布里基:「從猴子的實驗就能看出,孩子使用安非他命的副作用(治療過動症),給猴子用藥牠們就停止社交,不擁抱也不親吻,也不再想逃出牢籠,變成乖乖的籠中猴,(服藥的)孩子也像被關進學校籠子裡,父母就是不了解。」


2017年4月14日 星期五

文章轉分享:畫裡有愛!自閉兒愛塗鴉 全家出國找靈感

2017-04-13 09:47聯合報 記者趙容萱╱即時報導



19歲南開科技大學男學生郝先誠因自閉症、過動症多重障礙,上課愛在課本塗鴉,家人看出他的天份,聘老師教畫,陪他出國增加靈感,但返程時因飛機噪音躁動,所有乘客緊急疏散,差點回不了國而中斷好幾年,全家人前年克服障礙,同遊法國莫內花園、去年義大利,他的作品「無題」畫莫內花園,去年獲選台中市身心障礙「生之光」美術創作展覽。


郝母周素娥說,她和丈夫都在大學任教,育有三女、一男,三名女兒成長過程順利,但么兒郝先誠生長發育遲緩,四歲才會叫「爸爸、媽媽」,判定為自閉症、過動症多重障礙,這讓凡事講究效率的她十分挫折。
周素娥指出,她很謝家人體貼,尤其是三名女兒從小很懂事,知道兒子做事要按表操課,都會耐著性子細心跟兒子解說接下來做什麼事,女兒從小學常帶兒子出遊,從不忌諱讓人知道,大女兒攻讀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博士班,希望所學對兒子有幫助,大女婿柯信安是大女兒學長,也能接納兒子,常一起出遊。

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新聞文章:偏食與「拒絕對話」 日本發現關聯性

2017/04/10 20:09

.

團體生活,其實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現在大眾普遍比較能理解,有可能!學校裡的一些學生屬於一種「學習障礙」,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很難和人溝通或社交,研究發現,他們多半有嚴重偏食的問題,這些人比一般大眾敏感很多,食物的外觀、口感,甚至是咀嚼的聲音,都可能讓他們產生嫌惡、害怕心理,然後偏食,什麼都不吃,來看日本這則報導,怎樣找到解決的出口。




2017年4月11日 星期二

新聞文章:新研究!「藍莓汁」超棒 能預防產後憂鬱症、還能抗老



04/09/2017

記者黃阡阡/綜合報導
不少沈浸在幸福滋味的準媽媽,難免擔心分娩後恐罹患「產後憂鬱症」,除全家人的溫情支持外,近日也分別有英美研究指出,產後憂鬱症居然可藉由「吃藍莓」來預防,甚至還能改善邁入高齡後的腦部功能!
產後憂鬱症不再是無關痛癢的問題,連日本地方政府日前都提出協助政策。為此,加拿大不良嗜好與精神衛生教研中心日前針對「預防」層面進行研究,並找來多位孕媽媽,讓其中半數媽媽每天喝藍莓汁,另外一半則不飲用,並分別記錄下生產後3至6天的情緒反應。
該結果顯示,天天喝藍莓汁的新媽媽少有情緒低落的狀況,但不喝藍莓汁的媽媽們,在產後憂鬱測試後的分數,明顯相較產前來得高。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文章轉分享:【人生護理站】她的異想人生

2017-04-01
@謝佳真
深冬的精神科病房裡,阿雲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偶披肩灑落,偶紮成一束精神抖擻的馬尾,總是穿著西裝和皮鞋的她,聲稱那是某國的高層官員致贈的。心情好時,阿雲會戴上不合時宜的紅花髮圈,但俗氣的髮飾在她的身上卻依然不掩她的清秀美麗。
每到病房電話時間,阿雲拿起話筒後,總胡亂按了一串號碼,不知是否有接通,便對著話筒大喊:「○○總統,我在臺灣臥底被抓了,你趕快派人來救我。」放下話筒,阿雲總會跑到護理站前對我們咆哮著:「你們最好趕快讓我出院,不然等○○派人來救我的時候你們這些笨護士就完蛋了!」在護理站忙於諸多雜事的護理師們聽見她的咆哮,莫不哭笑不得。
阿雲告訴我她自幼父母雙亡,自己半工半讀從○○大學畢業,因為出色的外貌和能力被挖掘去當臥底,從事國際救援和反恐任務。從她滔滔不絕的自信談論裡,足以見之阿雲對於她所說的一切深信不疑。
然而真實的阿雲並非沒有雙親,家境不好的阿雲自小在外婆家中幫忙務農,父親從未轉過一毛錢給阿雲母女。父親過世後,為了經濟來源便跟著母親搬到繼父家中,原本她們以為能過較好的生活,老天爺卻再度讓她們的人生跌入了另一個深淵,在繼父家中,阿雲是最不被疼愛的孩子,沒有太多機會受教育的她只有國中畢業,不久後阿雲的母親過世了,而坎坷的阿雲也發病了,此後的人生便以精神療養院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