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文章轉分享:新研究證明過動兒邊扭邊上課學得更好

(以下文章摘自 還孩子做自己聯盟 網站)
作者:幸佳慧(聯盟成員)
還記得小時候在校上課或在家裡寫功課的情景嗎?總是有些學生不斷的轉動鉛筆、轉頭髮、踩腳、抖腳?把椅子往後倒前後搖來搖去?搖頭晃腦這裡動一下那裡動一下?回家寫功課甚至要一邊聽搖滾一邊晃動身體?寫三分鐘得去玩個十分鐘?….
也許你也是這樣的人,或者旁邊有不少這樣的同學。當然,有些人在聽講或寫功課時是要求「絕對安靜」才能進行。但我們或許都忽略,那些在學習時要求絕對靜態的人,不見得是多數,只是因為被視為「合乎規矩」的典範,而被當作「正常」的標準,其他不是這種「零動態」型態的人,輕微者就學著壓制控制自己,在紅線內勉強求存,但顯著者就常超出安全線外而被懲戒,並被視為「調皮搗蛋」、「不正常」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pippi01s
《長襪皮皮》漫畫版,皮皮初次上學被老師要求坐好

當今的社會氣氛尤有甚者,兒童若有過多的大肌肉活動,很容易就會被懷疑或歸類為ADHD過動症兒童,這些孩童尤其在學習上被看作學習能力有缺陷與障礙的人,必須看醫診斷、吃藥控制,好有效的符合狹隘的社會標準,交出焦急大人要求的成績單來。
但是,美國《異態兒童心理學期刊》四月號刊出一篇新研究〈ADHD過動:損害缺陷或補償行為?〉主研究者Dustin Sarver是密西西比大學醫學研究中心的學者,Sarver專門研究ADHD,他發現ADHD兒童在動態狀態下的學習表現,反而更好。
Sarver的實驗對象為8-12歲的男孩,一組依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四版的標準鑑定為ADHD的29個男童,另一組為一般發展的孩童23個。實驗針對他們在測試時的運動強度(不同大肌肉運動指數)、工作記憶表現、與注意力三項目交叉設計。當實驗者以隨機的字母跟數字,對坐在旋轉椅上的兒童測試,ADHD組兒童,比不動狀態下時的表現顯著變好。相反地,典型發展的兒童,因為旋轉運動,表現反而變差。
2015-05-19_18-04-24
歡迎點選本圖,看更多介紹
Sarver從數據解讀,即使是輕微的肢體運動也會喚醒那些好動兒童的神經系統,因此改善認知學習的表現。他認為這些兒童越動,他們就越幫助自己增加認知的敏捷度。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接了當的說:「當我告訴孩子們『不要動,不要打腳,不要拍動時』,他們就會把他們的精神力氣都花在遵循這些規則上,反而使他們沒有注意力可用在學習上了。」
由於這是學術上,第一個針對過動兒童與一般兒童在「運動強度、工作記憶表現與注意力」三者複雜關係上所作的實驗,實驗規模雖不大,團隊也表示日後還有諸多地方可繼續延伸探討,但在論文裡他們明白表示,認為實驗發現已足以向各界提出警訊:在定義兒童「過動行為」上需要更具體謹慎,並避免對兒童的「大肌肉活動」做過多的糾正,因為對某些小孩來說,那些活動在他們的學習活動上,是具功能性與必要性的。


實驗說到這裡,讓我們反省過去的教學「坐正,專心聽、只可點頭、不要亂動、我問你才答」這種單一準則,是否一直使某些孩子被視為不服從教導的悖力?然而,孩童的特質對他們自身而言並非缺陷,而是再自然不過的本我。反而,是長期被大人視為麻煩與病態的情形下,在語言與肢體上所受的霸凌與處罰,造成了他們自我否定或產生極衝突的內在矛盾—這種負面心理狀態才是妨礙他們健康快樂成長的關鍵。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歡迎點選本圖看更多介紹

因而,這樣的研究對於在教育政策制定者與教學現場的老師們,尤其重要。新研究不斷出來,但大眾往往跟不上汰舊換新該有的速度。對於這些孩子,大人們實在必要修正自己,從否定、責備與忍耐的負面態度,轉採理解與欣賞的正向態度,肯定兒童在天生發展不同特質與需求下,協助他們獲得適得其所的學習方式,這才是教育本意。否則單一標準的作業流程,像是將孩子看作雞蛋,用模子快篩出可高價賣到超市的商品而已。

有趣的是,NPR刊出此該研究的新聞後,獲得了許多迴響,原來不少人已接受好動兒童的需求,進而改變教學環境與態度,有些應用方式很實際,例如:給孩子在課堂上改坐廠商專門設計給愛轉愛動的孩子坐的搖搖椅Hokki Stool、Wobble Chair或類似瑜伽的平衡球,讓孩子可以適度搖晃或轉動;或幫孩子綁一條彈簧繩在桌子下方,讓他可以動卻不會干擾別人或引起震動;或將教室坐式桌椅,改成站立型桌椅,事實上也有相關實驗證明,兒童有更好的學習成效;或著採用腳踏車型桌倚,有學校實行Read and Ride的效果良好。

看了以上這些,有無新的啟發?過去,你我或許都不是那個「零動態學習」的典範,卻成功佯裝為所謂的多數。對撐過來的我們來說,正不正常已無爭辯必要,但因為這個極端典範,我們偽裝的「多數正常」成了隱形的霸凌者,使其他多樣發展特質的孩子一代接一代的被誤會,權益也被侵害了。我想,這才是那個隱藏了不公義的「正常」該被挑出的重點


———————
參考資料:
Sarver, D.E., Rapport, M.D., Kofler, M.J., Raiker, J.S., & Friedman, L.M.  Hyperactivity in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Impairing deficit or compensatory behavior?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Apr 12, 2015)

----------------------------

相關文章:

林承箕 醫師的一封公開信



本人在西醫領域非精神醫學專家,但回應貴會的要求,想“由整合醫學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提供一些個人觀點及經驗請參考:

第一、影響人類壽命與健康的因素,由十多年前美國的研究與六、七年前聯合國的報告顯示:
生物因素(基因、遺傳) 由20%降至18%
環境因素 由20%降至15%
醫療因素(醫療體制、科技) 由10%降至 7%
個人因素(生活、生活習慣) 由50%增至60%
又:近20年來,國內孩童氣喘(哮喘)病的發作多了10倍!
純因遺傳?無法解釋;
汙染、過敏原過多?合理!但增加10倍?
從自然醫學、營養學、中醫學…的角度來看,蠻大的原因可能仍應歸諸於當今孩童不健康的吃(白米、白麵、白糖、西點麵包、牛奶蛋糕、冰淇淋、奶茶、油炸…等過甜、重鹹、多油、高熱量…,卻低纖維、少營養素的精緻食物攝取過多)與不健康的排(水喝的不足,尿少;動的少,汗少;便秘,排不出體外的垃圾及大分子的毒素滲入體內,造成腸漏症,導致免疫、呼吸、皮膚、肝膽、神經等系統的慢性病變…)!


所以:一個人的吃、喝、拉、撒、睡、運動、心情、與周遭互動…等生活習慣的改變,
可能遠比西醫的吃藥打針對壽命與健康有更大的影響。⋯⋯

閱讀更多:




更多關於精神科藥物的真相:

線上 看《致命的錯誤》紀錄片:
您的孩子曾被老師貼標籤,帶去看精神科醫生及吃藥後,頭痛、食慾不振、發育不良,或更難管教嗎?

您或您的孩子看精神科,結果藥愈吃愈多嗎?

還是去看不同精神科醫生,結果卻得到不同診斷,不同說法或不同處置呢?

如果以上有答案是肯定的,請立即我們聯絡0963-671815

建議事項
1 你有權力拒絕讓你的小孩在學校裡參加任何的精神病學或者心理學問卷。
2 如果你的小孩在沒有經過你的同意下,被送去做心理學或是精神病學的篩檢,
或是被強迫用藥或者傷害,請向律師諮詢你的權利,
來對負責的心理醫師或精神科醫師、他們的社團及協會提出刑事與民事訴訟。
3 精神病學和心理學必須要從教育的體制下徹底根除,
而他們強迫且無用的方法也不應被政府所補助。

警告:任何人在沒有合格的、非精神科的醫生之協助
及建議下,都不應該停止服用任何精神科藥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留言給「公民人權委員會 高雄分會」,我們會儘快給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