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文章轉分享: 過動兒的家長很辛苦,調整教養心態,正視孩子的需要才是關鍵

作者:沈雅琪/神老師

發表日期:2018-10-15

幾年前班上有個孩子,雖然上課時他不會干擾任何人,但是從他的眼神和上課的表現,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注意力非常不集中,可以專注在黑板上的時間不會超過2分鐘。
因為注意力無法集中,很多時間都在放空、神遊,我們抄在黑板上的解釋、題目,大家都寫完了,他有時連動都沒有動;我的課文已經上到下一頁了,叫他時,他還在上一頁找著我念的句子...大家在寫在抄的時候,他會漏寫,甚至完全沒寫,只好大家休息的時候,他留下來補寫。
因為這樣,所有上完一頁數學後的練習題,他幾乎全錯,他的挫敗感非常明顯,常常大吼著,「我又全錯了!」也因為需要大量的訂正,常常耽誤了他的下課時間,影響正常的作息。
這是很典型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只要身邊有一點聲音,就能讓他分心,在眾多的背景聲音中,無法篩選重要的訊息,抓不到老師說話的重點,常常在我宣布完事項以後,他突然驚醒急問,「老師,你說什麼?」他無法專注的狀況大概是我看過最嚴重的。
但是家長無法接受孩子需要評估和幫助,覺得孩子對於有興趣的東西,像是手機、電視、樂高的專注力非常好,是老師上課太無聊。我告訴家長,「對3c的專注不是專注,孩子得透過螢幕快速的閃動才能專注,這是一個很嚴重的警訊,生活中不可能所有訊息都以這樣的狀態呈現,如果所有老師上課時他都不能專注,不能快速閃動的事物他都聽不見、看不見,要怎麼上課呢?」
家長告訴我,「我有跟孩子約法三章,要他上課專注,也常常罵他,他可以做得到,就是不聽話。」當我們無法接受他的困境,又不斷的要求他要自制,要專注,忽視他的困境又自行決定他是可以做到的,不只在學校,在家裡也不斷受責難、批判......這孩子的挫敗可想而知。
不能讓家長面對孩子在課堂上的狀況,我只能在教室裡嘗試著讓他專注的時間多一些。三五分鐘就要喊他一次,他被叫的時候覺得尷尬臉紅,這樣真的不是辦法,我只好讓他坐在最靠近黑板的位置,我在宣布事項時會看著他的眼睛,確認他有聽進去,在他眼神神遊時,靠近他敲敲他的桌子,拍一下他,讓他回神,在大家抄筆記或是抄題目寫習題,巡堂時多看他幾次,確認他有跟著一起動。
他交來的功課狀況很良好,我知道那是家長在家裡很努力地指導他,才能有的狀況。知道他們不能接受孩子需要評估,但是家長是有非常努力的,我可以想像以他的專注力,寫完一天的功課需要花非常大量的時間,但是他可以寫得那麼好,真的不容易。
遇上媽媽的時候,媽媽說她好累,每天盯他寫功課,很多都得要教很久,我跟媽媽說辛苦了的時候,媽媽眼淚就這樣掉了下來。但是該說的還是得說,我提醒媽媽,「如果以他上課的專注力,課程越來越難,他漏掉那麼多上課的內容,會越來越吃力,回到家功課就更無法完成了,上國中會更辛苦。」
有時候我們真的無法接受孩子需要幫助,但是孩子得面對學不會,得面對不專注時被老師提醒的尷尬、要面對成績低落....我們都要想想辦法來幫助孩子改善,如果只是拒絕面對事實,這孩子上了國中,有很大的可能會放棄學業。
我只能幫他換位置、在課堂上不斷的把他的注意力拉回來,遇到他不會的時候在休息時間找來一對一指導,要他早自習和午休跟著球隊去運動訓練、提醒家長儘量不要給甜食、減少3C的使用、他的睡眠一定要充足......。
我不會因為家長不想聽就不說,但是也不會因為家長無法接受就放棄孩子,已經練就只看孩子的需要,做自己在教室裡能做的、能幫助孩子的,其他的,就是這孩子得自己去承受的。


Photo By:pixabay
數位編輯:黃小羽

文章出處:
--------------------------------------------------
相關文章:

美國研究:太多作業、太早入學 造成更多過動兒

《美國醫學會小兒科期刊》指出,導致孩童發生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現象,或許與逐年加重的學業成績標準與負擔壓力有關。......

因此,家長和老師到底要如何與孩子一起對症下藥,「管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發生?以下提供兩個建議:
1. 保有玩樂與休閒的充電時刻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種跟腦神經相關的症候群,診斷是依據「年紀」與「外在環境的要求)」所展現的行為為基準;當孩童課業負擔加重,花在玩樂與休閒的時間減少,導致一些表現不太一樣的孩子的孩子,最終容易被診斷出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雖然研究並未證明因此被診斷為過動症的孩子有多少,但卻點出應該有更多研究投入探討,課業加重對孩子身心發展的影響。
2. 增加遊戲與互動的創意時間......


懷疑孩子是過動兒前,大人可以做的10件事


身為孩子最親近的大人,如果孩子有好動、無法專心等行為時,我們除了擔心,可以先協助孩子做某些生活的調整。

立即點閱讀全文:
歡迎大家分享  以下手機APP

關懷過動寶貝 父母自助檢查表

《藥害兒童:精神病學摧毀生命》


精神科用的藥是一種非常強力的成癮性藥物。

接著就有了這個字眼「科學的」(scientific),

它經常被精神病學拿來助長他­們聲明的正當性!
---國際公民人權委員會總裁
珍 伊斯特蓋(Jan Eastgate) 

立即閱讀更多:

警告:
任何人在沒有合格的、
非精神科的醫生之協助及建議下,
都不應該停止服用任何精神科藥物。

您的孩子曾被老師貼標籤,帶去看精神科醫生及吃藥後,頭痛、食慾不振、發育不良,

或更難管教嗎?

您或您的孩子看精神科,結果藥愈吃愈多嗎?

還是去看不同精神科醫生,結果卻得到不同診斷,不同說法或不同處置呢?

如果以上有答案是肯定的,請盡快與我們聯絡
!

民眾因正當使用合法藥物發生不良反應,導致嚴重疾病、障礙或死亡等情形,可檢附資料向藥害救濟基金會提出藥害救濟申請,經衛生署審議通過即可獲救濟金給付。詳細資訊請上藥害救濟基金會網站。www.tdrf.org.tw


食品藥物管理局已建立藥物安全資訊主動監控機制,除有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之外,對於安全有關訊息,隨時進行瞭解,以保障民眾之用藥安全,提醒醫療人員或病患懷疑因為使用(服用)藥品導致不良反應發生時,請立即通報給衛生署所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 02-2396-01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留言給「公民人權委員會 高雄分會」,我們會儘快給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