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文章轉分享:什麼是健康快樂的生活?走出主流精神健康論述的二元對立(文:陳濬靈/吳兆文)



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

近年港人對心理健康明顯多了關注。全城矚目的議題,例如學童自殺、港鐵縱火案,都出現不少和心理、精神健康有關的分析。大眾對憂鬱症、焦慮症等各種情緒問題不再陌生,對人格、心理測驗、正負情緒、正向心理、靜觀這些熱門課題亦特別有興趣。坊間充斥了許多與心理健康有關的服務和培訓課程。有不少名人「出櫃」分享自己精神健康的心路歷程,讓大眾對這方面多一點認識、少一點歧視。在這「你有壓力,我有壓力」的城市裏,大家接受有情緒問題可以尋求醫治,無疑是一種進步。
不過,這種進步是社會文明的表徵,還是對「心理科學」的囫圇吞棗?
何謂心理健康?我城對心理健康的論述主要來自西方。西方科學對心理學的理解,背後包含一套價值觀、人生觀及世界觀。簡單而言,它們斷定了「正常」與「不正常」之間的分野,誰有病需要醫治、誰屬健康不需醫治。這些觀念在全球化趨勢下冲刷為主流,甚至漸漸成為所謂普世價值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精神健康是一個龐大市場,牽涉不少利益衝突,許多人從中取利。更甚的是,社會在不知不覺中全盤接收西方心理學,而我們原有一些重要的文化基石瀕臨被取代。
本文從3個「二元對立」的關係,簡概剖析主流精神健康的論述背後的一些問題。
身vs.心
現代西方心理學的理論淵源可追溯至古希臘哲學。2000多年前開始,肉體、靈魂被區分,到了笛卡兒,演變成二元論,這種身心分割漸漸導致精神科及心理科成為獨立的研究領域。經過二元論思潮的洗禮,走了不少歪路後,20世紀末,此學科又再提倡身心整合、身心醫學的概念。反觀亞洲及其他地區,自古以來沒有將身心二元分割,所以咱們毋須鸚鵡學舌,該對自己文化中整全的「人觀」多點信心。比如中醫學沒有精神或心理科,並不表示它不重視精神健康。它強調的是身心連結,身和心的問題不能單獨處理,要考慮整體成效,故此中醫學把精神問題都放進內科裏。回頭看來,這是非常有智慧、有見地的做法。
近年經常提倡的正面情緒,把情緒劃分成正面與負面,又無形製造了另一種對立。亞洲以及華語社會對情緒的理解,其實相當有系統,例如中醫、佛家、儒家對七情均有論述。若把情緒二元分割成正、負面,不一定利多於弊。期望人生應該只有正面情緒而沒有負面情緒、只希望愉快地過人生,其實也是一種壓力。每個人、每個民族對快樂的定義亦未必一樣。
中醫學看所有不同種類的情緒,都是正常和必需的,並沒有所謂好壞之分。不會跟西方心理學一樣,只單純追求正向情緒而逃避負向情緒。例如中醫學有「過喜傷心」之說,任何正向情緒過多,都必定有害身心。反過來說,缺乏任何一種負向情緒亦不健康,例如缺少「怒」,中醫學有「怒鬱傷肝」之說。中醫學看情緒是看其中的動態、它們之間的平衡協調,故有「情志雙勝法」等精妙的心理介入方法,亦有「形神同治」的策略方向。從中醫學的角度,每一種情緒都是重要,平衡以及中庸之道才是健康。
今代西方社會對快樂的追求過於集中此刻的感受。但無論東方或西方思想,自古以來探討及追求的快樂並非局限於短暫的情緒、片刻的快樂,反而快樂是建基於仁義道德。



專家vs.庶民
過於專業分工化的社會容易對專家有所依賴。情緒出了問題覺得無助,就找專家來干預。政府處理各種疑似與精神健康有關的問題的方法,亦是找專家。
西方科學的優點在於它客觀的實證。但當研究者及研究對象都是人類,就沒有所謂絕對客觀、中立。心理科學的證據建基於統計學及機率,沒有絕對的定理。主流心理學研究對象大部分是西方發達社會中產白人大學生。不少跨文化、跨國研究顯示這些數據並不適用於其他群體。
精神病的定義和診斷的基準亦不斷在「搬龍門」,反映着「正常」與「不正常」之間界線的模糊、藥廠與科學家的利益衝突,加上不少研究結果難以複製,令人不禁懷疑它們是否可信。
將心理健康完全外判給專家,並非好事。人的心理構造複雜,每個人均有他獨特之處:不同的基因、成長環境、家庭因素、人生際遇、價值觀。專家也許能夠提供一些意見作參考,但大眾不應照單全收。你所信任的人及關心你的人的意見,不一定亞於專家的分析。
個人vs.社會
種種社會因素影響着個人的心理。若每天過着弱肉強食、衣食住行捉襟見肘的生活,又或家庭、鄰里關係撕裂,心理怎不容易出問題?當代精神科往往歸咎心理問題於個人身上,如大腦神經遞質、思想模式出現問題;提供的解決方案,如精神科藥物、心理輔導,亦是針對獨立個體。偏傾個人反映一種特定價值觀,並非建基於十足的科學根據。事實上有很多研究提出貧富懸殊、生活條件、社會政策等等對心理的影響。個人心理不平衡往往與所處的環境系統有關,反映着家庭關係、群體生活、社會制度的不平衡。責任不能只歸咎於個體,解決方法亦需要宏觀、完整。
撇除「身vs.心」、「專家vs.庶民」、「個人vs.社會」的二元對立,我們走出誤區,反而能夠更多尋求「自療」、「互療」。
自小耳熟能詳的生活智慧,如均衡飲食、足夠定時的睡眠和休息、適量的運動、互愛互助的人際關係、培養公民品格、投入建設社會等等都是建立心身健康、快樂的基礎。
世衛組織對健康的定義包含個人,亦包括社會的健康。政府每一個政策直接或間接影響着我們身心的健康。每一個人、家庭、社區均有權利和義務,透過整合經驗、科學知識及傳統智慧等等,去探討什麼是健康快樂的生活,以及認真尋求這樣的生活。
(編者按:文章標題為編輯所擬;來稿原題為「探索身心精神健康 走出二元對立誤區」)
作者陳濬靈是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吳兆文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
[陳濬靈/吳兆文]
(原文載於2017年5月17日《明報》觀點版。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明報》立場)
來源:
-----------------

警告:

除了在合格的非精神科醫師指示與輔導之下,

不應停止服用任何具有處方箋的精神科藥物。


法院判定病患有「告知後同意」的權利,

也就是病患在接受精神治療(心智改變)藥物之前,

醫師必須提供「可能的副作用和好處、治療副作用的方法,

以及其他狀況的風險等相關資訊」,

同時也要告知「替代療法的相關資訊」.

然而常常,精神科醫師根本無視於這些要求!

替代方案

國際  CCHR 雖然無意推廣任何特定的執業人員、醫療機構、療法或團體,但是我們還是找到了一些資源,提供給想要知道以下主題之更多資訊的人做參考。
心理健康替代方法,和(或)安全戒除精神科藥物的相關資訊,及其它教育及法律資源:
(以上資料來自:cchr.org.tw) 

更多關於精神病學違反人權的真相:


立即線上觀看 《診斷與統計手冊》DVD


一場巧妙的偽科學騙局⋯⋯

總頁數達943頁,列出374種心理「失調」。雖然這本書的重量不到五磅,卻足以影響現今社會的所有層面:我們的政府、法院、軍隊、媒體和學校。
藉由此書,精神科醫生可以逼人服用精神科藥物、奪走你的小孩,甚至使你失去各項寶貴的自由。
精神病學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 就是背後的 力量,推動一個3,300億美金的精神病學產業。
然而,DSM有任何的根據嗎?或者只是一場巧妙的 偽科學騙局呢?



立即線上觀看 《診斷與統計手冊》DVD




您的孩子曾被老師貼標籤,帶去看精神科醫生及吃藥後,頭痛、食慾不振、發育不良,

或更難管教嗎?

您或您的孩子看精神科,結果藥愈吃愈多嗎?

還是去看不同精神科醫生,結果卻得到不同診斷,不同說法或不同處置呢?

如果以上有答案是肯定的,請盡快與我們聯絡
0963-671815

民眾因正當使用合法藥物發生不良反應,導致嚴重疾病、障礙或死亡等情形,可檢附資料向藥害救濟基金會提出藥害救濟申請,經衛生署審議通過即可獲救濟金給付。詳細資訊請上藥害救濟基金會網站。www.tdrf.org.tw


食品藥物管理局已建立藥物安全資訊主動監控機制,除有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之外,對於安全有關訊息,隨時進行瞭解,以保障民眾之用藥安全,提醒醫療人員或病患懷疑因為使用(服用)藥品導致不良反應發生時,請立即通報給衛生署所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 02-2396-01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留言給「公民人權委員會 高雄分會」,我們會儘快給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