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浪網 (2018-01-03 10:37)
來源:環球科學微信公眾號
「聰明葯」的使用可能已經很廣泛了,特別是在競爭激烈和高強度的職場環境中,並且這些益智葯的藥效已經得到證實。然而「聰明葯」的風險也不容忽視。未來,「聰明葯」會被人們普遍接受嗎?
撰文 |?Dom Galeon
翻譯 | 李福林
審校 | 王妍琳
早晨的上班途中,同事們一起享用咖啡,這很常見。但有多少人意識到,他們喝咖啡的同時,也意味著他們在使用「聰明葯」呢?
這種能夠提高認知能力(比如記憶力,創造力,甚至動力)的物質、補充劑或藥物有一個更專業的名詞,叫做益智葯。現代社會中,利他林、阿得拉爾和莫達非尼是這種藥物的典型代表。嚴格來講,咖啡因也可歸類於這種藥物,由於其益智特性,它被人們廣泛使用。
你也許會對此感到驚訝,雖然研究表明咖啡因並不是一種純粹的提高認知力的藥物,但是把它歸於這類藥物是因為咖啡因對精神喚起、情緒激勵和注意力提高的間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有助於提高認知能力。
我們回顧一下
電影《永無止境》,電影中的男主角獲得了一款能讓大腦發揮100%能力的新葯,藥物在助他走向上流社會的同時,也致使他成癮、產生嚴重的副作用。雖然其中的部分情節在目前來說是不可能實現的,但其作用機理和上述「聰明葯」基本一致。
目前市面上的益智葯有許多種類,它們有些是自然提煉的,有些是人工合成的,有些甚至不合法。
那麼是誰在使用這類藥物呢?斯德哥爾摩大學的Carl Cederstrom教授最近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近年來,益智葯的使用已經頗為廣泛。他還提到,常春藤學校中,有超過百分之二十的大學生嘗試使用過「聰明葯」,因此我們可以預測,這些藥物未來會有廣闊的市場。類似的研究成果稱,由於「聰明葯」在市面上普遍流行,我們確信「聰明葯」以及改善神經藥物會得到廣泛使用,該研究由神經科學家Anjan Chatterjee發表於自然雜誌,Anjan Chatterjee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職。
從矽谷的技術人員到鐵杆遊戲玩家,從藤校學生到美國陸軍(他們最近的研究涉及利用莫達非尼創造「超級戰士」),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於使用「聰明葯」,以此作為認知表現的改善手段。
在我國(指中國),利他林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是用於治療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嗜睡症的精神類處方藥物,受到醫療系統的嚴格管控。據報導,在歐美一些國家存在利他林濫用的現象。
但這真的是一件好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