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個案分享:過動兒與資優生的距離

 

    (示意圖,作者:mapo,取自https://photo-ac.com/)

/馬貞

一般「過動兒」的行為,很多是由於兒童有過敏體質造成的,包括腸道過敏、鼻塞鼻子過敏、皮膚過敏等,過敏不適就會造成情緒壓力,導致無法專心,情緒和行為都很難穩定。但是有些孩子卻是資優兒童而非過動兒。怎麼說呢?讓我從自家的故事談起。

我有兩個兒子,長子是牙醫師,目前在教學醫院服務,次子是職業軍人,目前就職於某空軍基地。

 

碰到貼孩子標籤的老師

24年前,長子3歲就讀幼稚園時,老師跟我反映說,「你的孩子有問題」,但卻沒有清楚告知原因,更糟的是,要求我孩子退學,離開幼稚園。於是我就帶著長子另找美語幼稚園就讀。心想,美語幼稚園比較自由,也懂得尊重孩子,但沒想到,孩子的老師Betty卻又說,「媽媽,妳的孩子有問題」,還進一步強調說,「媽媽,我是學幼教的,您的孩子真的有問題,而且未來會是個同性戀」!

我實在莫名奇妙,兒子每天來到學校都非常開心,玩遊戲都快樂到不想回家,而且有時回到家也很調皮,都像個男孩樣,怎麼可能以後會是同性戀呢?於是我帶他去找台灣心智科權威醫師,也是位教授的徐澄清醫師,醫師卻幫我鑒定出大兒子是推理方面的資優兒童,且沒說他有任何問題。當我對醫師說,幼稚園的幼教老師斷定我的孩子會有的那些問題時,醫師很生氣,很不以為然,只說「妳的兒子很想旅行,妳就帶他去旅行吧」!

在醫師跟我兒子對話時,不斷發現這孩子單只想要旅行,並且非常想要旅行,醫師才告訴我「盡快帶孩子去旅行,妳的兒子其實很聰明,這位幼教老師有問題」。但我擔心那個美語幼稚園老師又再對我說孩子有問題,於是請醫師開診斷證明給我,我拿著診斷書去找幼稚園的園長,告訴園長:「我兒子是推理資優兒童,他沒有任何問題。」事實上園長也覺得我的兒子很穩重,並且能靜能動,玩起來很活潑,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樣躁動,不過那位老師卻因為我的兒子有時候太安靜了,都不講話,像個女生,就斷定我的孩子有問題。

後來我就直接找老師談,還請她吃飯。在言談中,這位老師說自己有甲狀腺亢進的問題,我也發現她容易焦慮緊張,更嚴重的是,這位老師竟然想當園長,還告知我想把園長幹掉,她才適合當園長。當我發現這位老師除了健康上已亮紅燈外,她的思想、人格也都出了問題。在我跟園長溝通的過程中,知道園長的一個孩子也是資優兒童,園長非常認同我的看法,也發現這位老師容易誤導家長,讓學生無法肯定自己的角色,最重要的是這位老師已經有精神上和人格上的問題,後來園方就把她解雇了。

 

超資優生,但溝通方式要矯正 

同樣「被老師貼標籤的遭遇,也發生在我家老二身上。老二有些特質類似哥哥,他就讀小學時,老師發現他總喜歡在課堂上思考一些事情,眼睛會東張西望;他的聽力非常好,注意力也不差,只是會很自然地表現出在想事情的樣子。有一天他的老師突然跟我說,「妳的孩子有問題」,於是我又帶老二去心智科徐醫師那邊做鑒定,測出來的結果:他是超資優兒童,敏銳度超優,非常接近天才,但他的語言溝通方式需要矯正。

的確我有發現,和兒子溝通時,他常會生氣,始終覺得我不明白他的意思。這真是個問題,我每次和老二溝通的時候,常聽不懂他到底要表達什麼,因而彼此都很不愉快。

徐澄清醫師要求我每個禮拜帶孩子過來矯正,他會出功課給孩子做。我覺得孩子是很單純很可愛的,應該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我擔心萬一醫師要開藥給孩子吃,該怎麼辦?我為了這件事,禱告一個禮拜後,帶孩子去他念的小學,他的老師拿一本『行為矯正學』的書給我看,當時我只覺得書很厚,大概要先花費一年的時間才能讀完,擔心會耽誤孩子的問題。 

很奇妙的是,我拿到書禱告之後,一打開書本就剛好看到和我兒子的問題相關的段落,其中包括矯正的方法、遊戲、如何給孩子成就感、玩摺紙等等,結果我兒子用這些方法,一個月就解決了他的心理問題,也提升了他的自信心。後來我又買些造句的練習本給他練習,來增進兒子的溝通表達能力,以及邏輯推理的能力。兩年後,他的溝通能力就進步很多。

 

許多家長的共同困擾 

我兩個孩子小時候都遇到被老師誤認為是問題學生,幸好我碰到的醫生沒有主張開藥,也不迷信藥物,我了解藥物本身有副作用而堅持不給孩子用。如果我帶兒子去看醫師使開立有副作用的精神科藥物,我又沒有藥物知識,孩子吃藥後非常可能會產生不良後果。如此一來,孩子本身的問題沒有解決,反而又被藥物傷害。

以上是我本身的經歷,後來也遇到被類似問題困擾的家長。有一天我在書局遇到一個媽媽,她走過來問我:「這位媽媽,妳一定是很愛看書的媽媽,我想跟妳請教一個問題,我的女兒在學校一直被老師唸,每天的聯絡簿都是寫孩子的不是,一直說我的女兒有問題。」當時,這位媽媽的女兒就讀幼稚園才五歲,在聊天的過程中,我了解到她先生是高知識份子,曾經留學日本,是一位工程師,我的直覺應該是很好的遺傳,應該很聰明。我就依自己的經驗告訴她:「妳女兒應該是資優兒童,請妳趕快帶孩子做智力鑒定。」後來這個孩子經過鑒定後,確認是資優兒童。 


另外,還有一個小四生,是我孩子課後輔導安親班的同學,有一次我在安親班,看到老師一直在罵這個孩子,我跟這個老師很熟,我就問她:「為什麼一直罵這個孩子?她告訴我:「這個孩子一直坐不住、不聽我的話。」當時這個孩子的媽媽剛好在旁邊,跟我訴苦:「我兒子很好,但是我先生一直不能認同他的兒子很優秀,覺得孩子有問題。」於是我就問他:「你的兒子哪一方面優秀,妳說來我聽聽看。」 

這位媽媽告訴我:「我兒子只要我們開車走高速公路,車子走到第幾公里有數字,再開回來,公里數數字他可以倒背如流。」我便告訴這位媽媽:「妳的兒子是資優兒童,趕快帶去做智力鑒定,否則這孩子會被誤導。」結果鑒定出來,孩子真的是資優兒童,他獲得肯定後,建立了自信心。我也邀請這位媽媽帶孩子參加教會的活動,透過團體生活,提升他的身心靈,穩定了他的情緒。這個孩子後來也非常的傑出。唸到中原大學物理系畢業。

 

藥物只是抑制情緒 

很多人不知道,我們的小腸佈滿了神經,只要我們情緒緊張而造成壓力,腸菌就會減損而引發體質過敏,由於我們的腸壁神經連結到腦,因此會使得情緒躁動,而形成過動現象。如果你帶孩子看內科醫師,醫生會覺得這個孩子是過敏,醫師不會認為孩子是過動兒;如果這個媽媽直接帶孩子去看精神科,孩子往往比較容易被藥物來抑制情緒,這類藥物是一種神經阻斷抑制劑。

實際上,孩子若有以上類似的情緒問題,建議要先帶孩子去做智力測驗詢問醫院服務台應該掛哪一科,能鑒定出孩子的智商。接下來,尋求不給孩子用藥的專業醫師,配合全人生命科學觀點的教育單位或方法,調養孩子的身體,矯正不適當習慣及行為,並協助孩子找出他們的特質。

此外還有很多案例,無法一一例舉。孩子的問題其實很簡單,他們需要健康、快樂,要被尊重,奉勸天下父母們,多多陪伴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孩子一旦不快樂,沒有解決心中的疑問,就會產生很多行為上的問題。以我們家為例,「過動兒資優生的距離,全看父母有沒有走對路徑而定。孩子的問題若沒有依循正確的管道處理,會衍生更多問題,而疲於奔命,最糟的是會耽誤小孩。我非常感謝這位醫師教授,幫助很多孩子免於藥物傷害,而得以健康平安地成長,成為社會上的優秀份子。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會立場)

感謝德馨投顧贊助本系列專案經費
------------------------


聯絡我們:
臺中郵政36-127號信箱
市話:04-2380-8331
投訴專線:0980-902123
Email: cchrtwn@cchr.org.tw


了解我們的管道:

台灣官方網站:www.cchr.org.tw
替代醫療資源:http://www.cchr.org.tw/?page_id=445
FB:www.facebook.com/cchrtaiwan
YouTube:goo.gl/CX9FzB
LINE:@cchr
IG: cchrtw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留言給「公民人權委員會 高雄分會」,我們會儘快給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