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宜姍 (作者)
我是一位藥師,在藥學教育的養成下,我知道「藥就是毒」。我不任意給自己及家人吃藥,即使只是一顆人們習以常的止痛藥。
藥,應該只在經過確實的診斷及檢驗之後,針對適應症給予短時間的治療,之後,就該停藥。發現根本原因,給予適當的衛教與飲食建議,才是維持健康的根本之道。然而,安眠藥、抗焦慮藥、抗憂鬱劑、精神科症狀藥物、過動症藥物,這些藥物的問市,卻反其道而行。服藥者未經過確實的病理檢驗數據,不用測腦中的血清素,只要任何一個人在看診時,告訴醫生,你睡不著、覺得煩、心情不好、不快樂、體力變差、懶得動、生活沒目標、老是忘東忘西、然後碎碎念些瑣事,就有機會吃到上述的精神科藥品。
我母親曾因感冒去看診,她告訴醫生:「這幾天感冒睡不好,覺得很煩。」就被開了安眠藥跟抗憂鬱劑。幸好母親在吃藥前先詢問了我,才發現醫生竟然為了小小感冒開出精神科藥。後來我請母親使用身體所需的礦物質鈣鎂,來取代安眠藥的功效。
現在,甚至連機轉不明的「所謂過動症」藥物,都被拿來長期服用,這種錯誤的用藥風潮,和「藥」原本該扮演的角色,已完全背道而馳。精神科藥物的說明單,註明著不可任意停藥,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藥物都具有成癮依賴性。而在台灣這個醫療成本由政府吸收的健保制度下,已成就了一個無止盡的全民大餵藥景象。
你知道長期吃這些藥有多簡單嗎?我有一位顧客,因更年期困擾而睡不好覺。看完醫生,領到了安眠藥,然後藥物的成癮性,令她愈吃愈重。從半顆變1顆,1顆變2顆,再來是2顆安眠藥再加1顆抗焦慮藥。她,於是停不了藥。
還有更多,一位上課不專心,成績退步的孩子,被心急的父母及老師要求去看醫生,拿了過動症的藥回去吃;之後,天天頭痛睡不著,醫師又加開了止痛藥跟安眠藥。一位天天看社會新聞的婦女,被媒體報導弄得不敢搭捷運、計程車,不敢出門,由於失眠而精神不濟,也吃了一堆精神科藥。
如果你仔細觀察身邊正在服用此類藥物的人,你會看出一些真相。身為藥師,我必須再三強調,在你做出服用藥物的決定之前,一定要先獲得藥物有害副作用及成癮性的完整資訊。缺乏這類資訊,會讓人在開始服藥後,更難覺察藥物帶來的不良反應。
幾年前當我人在國外,看到五顏六色的抗焦慮藥物的廣告大看板,心想:好險台灣的處方藥是不能廣告的。否則這麼吸引人的行銷方式,會引誘多少愛嘗鮮的人呢?然而現在的台灣,我發現有老人憂鬱量表、產後憂鬱症量表、過動症量表,從老到小,包山包海。這些量表由精神科醫生製作,經過一貫化的「醫療流程」,終極目標是讓愈來愈多人長長久久的吃藥。
更可悲的是,政府和健保因無知而被誤導,把篩檢當「義舉」,我們所愛的孩子和家人們,正被推向「全民大餵藥」而健保埋單的畸形情境。但願身在其中的你我,不是選擇被藥的毒害吞沒,而是善用知的權利,自己開闢出一條真正的生存之道。(作者為藥師)
來源:
---------------------分隔線----------------------
更多相關文章:
作者:陶昌文(醫師)
我是一位麻醉科醫師,我協助外科治療疾病,為了我的工作以及自己的健康,我需要了解疾病。.....
許多的「病」,西醫不能確定其原因,只能把它稱為「症」,或是「症候群」。可是一般大眾並不了解「病」與「症」的差別,這些「症」,透過媒體的宣傳或其他行銷手法,很容易「教育」(誤導)大眾把症狀當成疾病,需要看醫生、吃藥。例如睡不好、焦慮、憂鬱,還有更年期現象、老人的骨質疏鬆等等,但是這些「症狀」其實只是人們生活中的種種經歷。.....
閱讀更多:
再想想那些醫學背後的黑幕
作者:馬克思考 Mark thinking (台灣傳愛公義協會)
......我只能用病患的角度,用親身經驗來說:藥物不是萬能,尤其精神科的藥物,服用之前一定要三思,甚至包括普拿疼,安眠藥等,非萬不得已,能少吃則少吃。......
醫師看病一定要有謙卑的心,尤其精神科醫生,不只照顧病患的身體,更要全方位關注到身心靈整體領域,這一方面,其實人類還在摸索中,西方科學確實有它的侷限,更不應該把資本主義商業的思維,帶到醫學領域來。
閱讀更多:
警告:任何人在沒有合格的、非精神科的醫生
之協助及建議下,都不應該停止服用任何精神
科藥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留言給「公民人權委員會 高雄分會」,我們會儘快給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