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6 2017/03/16
成績不似預期,不少家長都會擔心子女有學習障礙。早前更有人指兒子患專注力不足後即要求開藥,只求服藥後追上學習進度。
不過,筆名為「小小藥罐子」的藥劑師麥志偉指出,
在用藥上真的有一種「聰明藥」Methylphenidate......
以下為其文章:
過往,一項有趣的研究曾經顯示,進食朱古力(巧克力),或許可能會改善大腦的心智功能,強化腦部的認知功能,開啟腦潛能,提升腦轉數。
所以,這個世界,「聰明豆」或許不是子虛烏有的……在用藥上,
真的有一種「聰明藥」,能夠改善大腦專注力,增強記憶力,
瞬間讓大腦處於「爆Seed」(意指快速地爆發)的狀態,
或許可以幫助學習,應付考試。
真的有一種「聰明藥」,能夠改善大腦專注力,增強記憶力,
瞬間讓大腦處於「爆Seed」(意指快速地爆發)的狀態,
或許可以幫助學習,應付考試。
其中一種所謂的「聰明藥」真正的身分主要是Methylphenidate。
「聰明藥」真正的身分
Methylphenidate,在藥理上,是一種去甲腎上腺素與多巴胺再回收抑制劑(Norepinephrine-dopamine Reuptake Inhibitor, NDRI),作用原理,在透過阻斷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多巴胺(Dopamine),分別跟去甲腎上腺素轉運體(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多巴胺轉運體(Dopamine Transporter)結合,抑制神經突觸前的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回收,目的在增加這些神經傳遞介質(Neurotransmitter)在大腦裡面前額葉皮質區(Prefrontal Cortex)的水平,從而能夠提神醒腦,減少倦意,讓大腦保持清醒的狀態,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說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主要適用於治療兒童的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e Disorder, ADHD),或者治療成人的渴睡症(Narcolepsy)。
請注意最後一句話:
這種所謂的「聰明藥」,真正的用途,本來就不是用來補腦的!但是,不難想像,既然這種藥能夠改善專注力,那麼,自然便可以集中精神,專心學習,所以,這種藥,不知不覺,便成為一種「讀書神器」,逐漸標榜成為一種「聰明藥」。本來,這種聰明藥,如果只是聰明豆、記憶麵包的話,只會傳來掌聲,不會傳來噓聲。
遺憾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胡亂服用這種聰明藥,還是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副作用的,後果可能得不償失。
在副作用上,主要有以下六個:
如果長期服用這種聰明藥的話,便可能會產生成癮性,所以,一般建議,遵照醫生的指示服藥,不要自行停藥、調藥,如果貿然停藥、減藥的話,身體便會一時不能適應,不能作出適時調整,便會出現戒斷症狀(Withdrawal Syndrome),例如噁心、嘔吐、嗜睡、精神沮喪的症狀。
所以,一般建議,採取漸進式減藥,根據情況,循序漸進,按部就班,逐步減少劑量,讓身體能夠慢慢適應、調整,所以,在減藥期間,如果出現戒斷症狀的話,建議盡快諮詢醫生的意見,看一看是否需要調校進度,延長療程。
( 警告:任何人在沒有合格的、
非精神科的醫生之協助及建議下,
都不應該停止服用任何精神科藥物。)
二、耐受性(Drug Tolerance)
所謂「藥物耐受性」,是指連續使用一段時間後,藥效便會漸漸減弱,時效便會慢慢縮短,必須增加劑量,達到相同的效果,簡單說,就是「愈食愈無效」。
所以,一般不宜服用超過建議的劑量、次數、療程,從而減少低出現藥物耐受性的機會。
三、發育遲緩
這種聰明藥,還可能會阻礙身體正常的成長,從而可能會出現長不大、長不高、長不壯的情況。
當然,任誰都知道,這種副作用,只適用於正在處於發育期的用藥者,例如兒童,所以,有時候,可能會建議這些用藥者在不用動腦筋……不,不,不,更正,應該是不用上學的日子,例如公眾假期、暑假,暫時停一停藥,喘一喘息,中場休息,從而減少出現發育遲緩的機會。
四、失眠
因為Methylphenidate具有提神的功效,大腦便可能進入亢奮的狀態,從而可能會出現失眠的副作用。
所以,一般而言,除了減少進食一些蘊含咖啡因的食物外,例如咖啡、茶,同時不建議睡前服用,從而減少出現失眠的機會。
五、疲倦
藥罐子相信,各位看倌,可能會問:
對,Methylphenidate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這點無錯,理論上,只會提神醒腦,實際上,這種藥只是暫時遮蓋倦意、睡意。簡單說,這些精神,其實是借回來的,有借有還,借的時候,固然可能會讓人輾轉反側,還的時候,還是可能會讓人昏昏欲睡。
所以,一般而言,服用這種藥後,不建議駕駛、操作機械。
六、心悸
這種藥,還可能會升高血壓、心率,從而可能會出現心悸的副作用。如果是高血壓人士的話,服藥期間,一般建議,定期檢測一下血壓,自我監察一下血壓,防患未然。最後,關於這種「聰明藥」,藥罐子只想用八個字聊作總結:
簡單說,就是「有借有還」,俗稱「出得黎行,預左要還」。
這些借回來的成績,往往可能需要用健康來償還的。所以,請勿亂用。其實,如果真的想聰明伶俐的話,吃一、兩粒聰明豆,未嘗不是另一個不錯的選項。
原文刊於「小小藥罐子」網誌,TOPick獲授權轉載。
來源:
----------------
相關文章:
家有過動兒 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
家有過動兒嗎?養育過動兒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他們看似外表健康,其實體內機制出現了問題,也因此常惹毛家長或老師。家長除了罵、打及藥物控制外,是否有更積極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擺脫令人「傷腦筋」的狀態?父母又該如何理解孩子所面對的困境?
從中醫師的角度,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以下觀點,供家長參考:......
來源:
知名哈佛心理學 家說兒童過動症 只是藥廠為了賣 藥的幌子?
在一場明鏡周刊(Spiegel)的訪談中,Jerome Kagan提出美國過動症患者比率暴增的事。他將一切歸 因於「模糊的診斷」,並以下列例子闡釋他的觀點:Jerome Kagan 在訪天中提出:「50年前,如果一個7歲小孩 在學校覺得無聊而打斷上課。當 回家後,他會被罵懶惰。但是現今,他就會被說是得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這就是過動症激增的原因。」⋯⋯
以上文章出處: 讚新聞
過動症之父凱斯‧康納斯對過動症目前的濫用現況感到痛心
如果我們想了解過動症過去歷史、目前現狀和未來軌跡,康那斯博士是不二人選。他寫道:
更有甚者,
研究發現許多根本沒有生病的孩童都被開出了興奮劑(stimulants)。
同時,有些其實符合過動症診斷的孩童卻未曾給心理健康專家確診過;
也就是說,既有過度確診,也有不足診斷。⋯⋯
研究發現許多根本沒有生病的孩童都被開出了興奮劑(stimulants)。
同時,有些其實符合過動症診斷的孩童卻未曾給心理健康專家確診過;
也就是說,既有過度確診,也有不足診斷。⋯⋯
本文作者為杜克大學精神病理學與行為科學的榮譽退休教授艾倫.法蘭西斯Allen Frances Professor Emeritus, Duke University
閱讀更多:
http://www.letchildrenbe.org/archives/1670
替代方案
國際 CCHR 雖然無意推廣任何特定的執業人員、醫療機構、療法或團體,但是我們還是找到了一些資源,提供給想要知道以下主題之更多資訊的人做參考。
心理健康替代方法,和(或)安全戒除精神科藥物的相關資訊,及其它教育及法律資源:
(以上資料來自:cchr.org.tw)
《中樞神經興奮劑:藥物作用的真相》(CCHR國際出版品)
立即點閱:
〈前言〉
報章雜誌經常大肆宣傳現代藥物研究對治療孩童學習和情緒上的「問題」和「障礙」,有「神奇療效」。
但真的是這樣嗎?⋯⋯
「旋娜生命走到盡頭時,看著我的雙眼,我卻沒有辦法救她。」這位母親她10 歲女兒,因服用治療過動症的處方興奮劑,中毒致死。
「我會盡我一切力量,確保再也沒有其他家庭因為精神科而失去他們的孩子。」這位父親的13歲兒子,因為利他林導致心臟停止跳動。
有很多關於中樞神經興奮劑的資訊提供給父母,但通常因為製造藥物的藥廠和推薦藥物的精神科醫生之間,彼此財務糾葛,使得資料遭到扭曲。⋯⋯
〈什麼是中樞神經興奮劑?〉
中樞神經興奮劑,也稱為興奮劑,主要構成元素是安非他命(迪西卷,Dexedrine) 及甲基芬尼特(利他林、專司達、Metadate 和 Methylin),在化學結構上和安非他命很類似。
興奮劑是指改變心智的化學物質或藥品,藉由加速身體機能(包括心臟和呼吸速度),影響中樞神經系統。
然而,興奮劑在孩童身上的作用,卻像是抑制劑,但精神科醫師和醫生說他們不知道原因。
有一件事,家長必須知道:甲基芬尼特是利他林的總稱,
被美國緝毒署歸為第二級毒品,
和嗎啡、鴉片和古柯鹼同等級。
它也被國際精神治療藥物公約歸類為和安非他命、
PCP(像是天使塵的迷幻藥)、甲基安非他命同樣的類別。
精神科醫師聲稱中樞神經興奮劑可以幫助孩童集中精神,藉此改善他們的學業。
這不是真的。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NIH)
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共同聲明報告指出,
服用中樞神經興奮劑的兒童「在學術成就或社交技巧上的改善
微乎其微」。⋯⋯
立即點閱:
法院判定病患有「告知後同意」的權利,
也就是病患在接受 精神治療(心智改變)藥物之前,
醫師必須提供「可能的副 作用和好處、治療副作用的方法,
以及其他狀況的風險等相 關資訊」,
同時也要告知「替代療法的相關資訊」.
然而常 常,精神科醫師根本無視於這些要求!
也就是病患在接受
醫師必須提供「可能的副
以及其他狀況的風險等相
同時也要告知「替代療法的相關資訊」.
然而常
建議事項
1 你有權力拒絕讓你的小孩在學校裡參加任何的
精神病學或者心理學問卷。
2 如果你的小孩在沒有經過你的同意下,
被送去做心理學或是精神病學的篩檢,
或是被強迫用藥或者傷害,請向律師諮詢你的權利,
來對負責的心理醫師或精神科醫師、
他們的社團及協會提出刑事與民事訴訟。
3 精神病學和心理學必須要從教育的體制下徹底根除,
而他們強迫且無用的方法也不應被政府所補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留言給「公民人權委員會 高雄分會」,我們會儘快給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