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文章分享:順其自然,慢慢調整:談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

 中時健康網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

活動力強、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反應快速等特質的人,在原始社會較能存活。可放進現代都會的學校教室情境中, 卻被診斷為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圖片提供:健康365

在英文裡面關於「生病」大致有以下三個表述方式:illness(不適)、disease(疾病)和disorder(失調),三者定義不同但仍有相關連或重疊。一個人可以單純自覺「不適」或「不舒服」,但是找不到感染病原或是器官系統實質病變證據,所以診斷不出他罹患的「疾病」,但他的狀況也許不見容於所處的社會情境,所以仍被當作一種「失調」。相反的,全身上下有多處現代醫學科學數據下「罪證確鑿」的「疾病」,但他泰然自若,沒有任何「不適」。當臨床醫師面臨「到底誰才是病人?」這個議題時,上述的討論無疑是需要更多細心和耐心去考慮的。
現代我們所遇到的各種疾病當中,幾乎99%以上,都可以在中醫古典文獻中找到記載,常常是名稱不同,但描述的症狀雷同。但是,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是極少數的例外。
正如康乃爾醫學院的理查.費德曼(Richard A. Friedman) 教授2014年底在《紐約時報》發表的一篇文章「ADHD的自然治癒」(A Narture Fix for ADHD)所述,在以狩獵與採集為主要營生模式的原始人類社會,這樣「活動力強、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隨時對四周環境刺激給予強烈反應」的人,比較能把自己和家人餵飽,也就是,適應力比較好。但這樣特質的人,被放進現代都會的學校教室情境中,以「專注在一項工作」和「端坐不亂動至少40分鐘」為基本要求時,就顯現出極度的不適應,干擾他人,以及自身的成就感低落。
簡單來說,古時候不把這些孩子當作「異常」,所以古時候不認為這樣的狀況需要治療。然而,以今日的條件而言,事情卻沒有這麼簡單。如果僅僅只是讓這些孩子回到「叢林」生活,那麼我們所做的努力是否又太微小,而不足以讓家長和老師的「內疚感」(如果有的話)獲得釋放?
實際在臨床觀察起來,有注意力缺陷或過動特質的孩子,多數會有「精神體力不濟」的現象。也許是一大早,承接著太過晚睡的疲勞,或者是午後,反映出大半天在課堂裡竭心盡力的結果。最直接的觀察,就是在課堂裡頻頻呵欠,然後打瞌睡,然後晃神,然後開始搗亂。


我們從大腦神經機制的角度來說,當大腦的「系統監控中心」發現「主機」運作效能愈來差,或者「快沒電了」,就會啟動另外一種方式來「刺激自己」,而這種方式往往就是去「尋求新奇事物」,注意力就會轉移,或是讓肢體動作變得很活躍,於是心跳加速,血流增加,「電力」稍微回升,但往往控制不好就變成所謂「過動」。
以上是短短幾分鐘之內,在孩子身體裡發生的故事,看似合理,而廣泛使用的利他能系列藥物的本質,也確實是一種「中樞興奮劑」,但我們不禁反思,只有這個方式去幫助他們嗎?
也許您知道,利他能系列藥物有個副作用是干擾孩子的生長發育。從中醫生理的角度而言,等於是為了刺激大腦產生更多「能量」,而「榨取」了原本儲藏在身體裡面負責生長發育的「先天元氣」(或者稱為腎氣),於是這些儲藏的能量變少了,或是運作較差,於是某些孩子就比較長不高,或者比較瘦小。從藥性的角度來說,這樣的藥物屬於比較「霸道」的藥物,偶而用之可以,但長期使用便容易對於身體有負面影響。
回過頭來,家長、老師、醫療人員三方面可以做的事情還是很多。舉例來說,維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燥熱油膩的食物,有助於孩子體質的平衡;而親師之間良好的溝通,有助於找到課堂秩序的因應之道,或是升學與生涯規劃的「適性與彈性」;然後醫療這邊,是否能夠用比較緩和的藥物(例如經過千年歷史考驗的平和中藥材),從特殊體質的源頭,去協助孩子。如果我們都可以時時記得”Nature Fix”的那個「順其自然、慢慢調整」的原則,這群孩子一定會成長的更健康,更快樂。
(作者:全德中醫診所劉宗翰醫師)
(中時電子報)
  來源:

-----------------------------------

相關文章:

社會壓力導致多動症患兒增多




張天鈞/你的小孩過動嗎?(作者為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內科部教授)

在內分泌的疾病,我們會有實驗室的數據以及影像學的檢查,來作為診斷的根據。可是精神疾病,事實上並沒有進展到如此。利用精神失調診斷與統計手冊來診斷疾病,我覺得實在不是很科學。不過精神醫學的進步,目前大概也只能做到這樣。⋯⋯

參考資料:

《中樞神經興奮劑:藥物作用的真相》(CCHR國際出版品)




立即點閱:
〈什麼是中樞神經興奮劑?〉
中樞神經興奮劑,也稱為興奮劑,
主要構成元素是安非他命(迪西卷,Dexedrine) 及甲基芬尼特(利他林、專司達、Metadate 
和 Methylin),在化學結構上和安非他命很類似。
興奮劑是指改變心智的化學物質或藥品,藉由加速身體機能(包括心臟和呼吸速度),
影響中樞神經系統。
然而,興奮劑在孩童身上的作用,卻像是抑制劑,但精神科醫師和醫生說他們不知道原因。
有一件事,家長必須知道:甲基芬尼特是利他林的總稱,
被美國緝毒署歸為第二級毒品,
和嗎啡鴉片和古柯鹼同等級。
它也被國際精神治療藥物公約歸類為和安非他命
PCP(像是天使塵的迷幻藥)、甲基安非他命同樣的類別。
精神科醫師聲稱中樞神經興奮劑可以幫助孩童集中精神,藉此改善他們的學業。
這不是真的。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NIH)
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共同聲明報告指出,
服用中樞神經興奮劑的兒童「在學術成就或社交技巧上的改善
微乎其微⋯⋯

立即點閱:



建議事項
1 你有權力拒絕讓你的小孩在學校裡參加任何的精神病學或者心理學問卷。
2 如果你的小孩在沒有經過你的同意下,被送去做心理學或是精神病學的篩檢,
或是被強迫用藥或者傷害,請向律師諮詢你的權利,
來對負責的心理醫師或精神科醫師、他們的社團及協會提出刑事與民事訴訟。
3 精神病學和心理學必須要從教育的體制下徹底根除,
而他們強迫且無用的方法也不應被政府所補助。

警告:任何人在沒有合格的、非精神科的醫生之協助
及建議下,都不應該停止服用任何精神科藥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留言給「公民人權委員會 高雄分會」,我們會儘快給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