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文章轉分享:家有動動兒 迷路媽:啊你是有病喔?

作者:米米(迷路媽) (三采文化《放了牛,他們自己會吃草》)

李佳燕醫師曾提出一項非常有趣的數據,法國的孩子是沒有過動症的,比例低到近乎於零,這是為什麼呢?




‧ 其實你也是過動症
同事問:「過動症是不是罕見疾病啊?妳家小孩真讓妳辛苦!」
聽到這兒我差點沒暈倒:「我的媽啊!那一點都不罕見啊,而且根本也不是病耶!」
同事說:「可是大家都說那是病啊!」
我說:「我可以證明過動症一點都不罕見,因為其實你也是耶。」
同事說:「我哪是啊!!我才沒病咧!!!」
我說:「你上星期開會的時候打瞌睡喔,而且我知道你根本沒在聽客戶講話,還一直偷看FB。」
「別忘了,你前天把傘忘在星巴克,傍晚回家時沒傘還得跟我借,哈哈。」
同事說:「我這也算病啊!」
我說:「看吧,我就說過動症不是病,它只是一種人格特質,一種不甘無趣的人格特質囉!」

另外一個同事也插話了:「誰開會都會恍神吧?上班也是啊!一天坐九個小時,屁股痠死了,老傢伙們好像有講不完的無聊大道理,工作又乏味,打報表討厭死了,寫那些討好客戶的沒水準文案更是無聊透頂,寫完我自己都快吐了,那些廣告根本是騙人、騙鬼、騙自己!」
「而且整天趕趕趕趕,總有一輩子趕也趕不完的Deadline,遇到這種狀況,是人都會想偷滑手機、都會想起來走走,或是去誠品逛逛喝杯咖啡,才能保持腦袋清醒啊!」
我說:「所以大人開會的時候很無聊,大人上班的時候很無聊,老闆、客戶給了你們無聊的工作,你們很無奈,大人的種種抱怨都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小朋友上課的時候很無聊、整天被關在教室一動也不許動很無聊、死背課本的時候很無聊、考試的時候很無聊、每天回家都有趕趕趕,趕不完的作業還是很無聊,這樣的症頭到底跟你們有什麼不一樣呢?」
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小朋友連抱怨的資格都沒有,他們一抱怨就被嫌不乖了。
為什麼大人這樣沒病,孩子這樣就有病呢?
‧ 法國幾乎沒有過動症?
其實人類就是動物,動物就應該在大草原上奔跑;尤其是幼齡的動物,他們特別好動,無法對冗長、乏味的事物專注過久,也特別容易受到新鮮的事物所吸引。但是現今的社會只給了孩子水泥叢林的環境,未曾提供任何允許奔跑、跳躍的場所,當孩子到了學校以後,每節只有十分鐘下課時間,說到這十分鐘,光是從教室跑到操場來回就要扣掉二分鐘了。
童年最需要的跑跑跳跳,是被我們大人剝奪的,於是越不動,越不能專心;越限制,越想掙脫限制;越多規範,就越多過動症。
曾經在「過動在不在?」的講座裡,聽到李佳燕醫師提出一項非常有趣的數據,法國的孩子是沒有過動症的,比例低到近乎於零,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每個社會看待孩子的標準不同,有的國家允許孩子當孩子,於是他們願意理解童年裡的各種行為。而在某些文化裡,則很希望孩子一出生就是個知書達禮的大人,跳過嬰兒、幼兒、兒童與青少年的階段直接來到大人的世界,他們被要求不吵、不鬧、不亂動、不調皮、不奔跑,乖乖坐好、乖乖聽話、乖乖讀書、乖乖寫功課、乖乖專注、乖乖服從大人的每一句話,不願意提供學習社會化時該有的時間歷程。
這樣的社會雖然生下了孩子,卻完全不希望孩子造成大人的任何負擔,若能生出一個機器人,更是再完美不過。有趣的是,越是規範重重、控制多多的國家,兒童過動症的比例往往越是高得驚人。
作者簡介| 米米(迷路媽)
這是個很不一樣的老木,從事廣告文字工作,是個資深過動兒,個性迷迷糊糊大而化之,但好處是腦袋靈活熱愛進化,同時又兼備廣告人「以客戶的語言打動客戶」的能耐。老木還認為這世上沒有任何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每個人都是既獨特又美麗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是宇宙獨一無二的傑作,沒有一個靈魂應該穿制服。就這樣,一個單親媽媽帶著ADD的大兒子和ADHD的小兒子外加一狗五貓,他們寫下全天下最諧趣的喜劇人生。
繪者簡介| 迷路
目前11歲,出生時曾被醫生判定腦部運動神經受損,將會是個終身不良於行的腦性麻痺兒,後來憑著米米、外公與外婆永不放棄的愛與付出,抓緊早療黃金期,日以繼夜提供復健,後來迷路不但能跑能跳還很會扭屁股!小一的時候,迷路因為上課恍神太嚴重,自主能力落後,被判定為重度ADD(注意力缺失型過動症)以及學習障礙,迷路不吃藥卻一路快樂向前,從慢慢進步直至超越同儕。平時除了愛畫畫之外還是個烹飪高手,日常家事也一把罩,為了追求獨立思辨與自主學習的能力,目前已與體制教育分道揚鑣,在體制外展開既精彩又熱血的學習之旅。

*本文出自三采文化 《放了牛,他們自己會吃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出處: 
----------------------------------------------------------
相關文章:

美國研究:太多作業、太早入學 造成更多過動兒

經美國邁阿密大學米勒醫學院臨床小兒科教授傑弗瑞‧柏斯柯(Jeffrey P. Brosco)的研究推測,自1970年代起,日益加重的課業負擔導致孩童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比例逐年增加。
「當我們著手研究從1970年代至今的教育和公共政策等相關文獻時,讓我們相當訝異的是,上頭載明孩童花在課業上的時間變化,竟勾勒出教育界在這段期間內所發生的劇烈變革」柏斯柯教授接著表示,「從孩子花費更多時間在讀書,乃至於學齡前兒入學率的顯著提升,我們發現過去40年來,孩子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比例整整多出一倍」。⋯⋯
閱讀全文:
文章來源:親子天下

懷疑孩子是過動兒前,大人可以做的10件事


身為孩子最親近的大人,如果孩子有好動、無法專心等行為時,我們除了擔心,可以先協助孩子做某些生活的調整。

立即點閱讀全文:

幫爸媽搞定過動寶貝,就靠這 13 個指標


總會碰到憂心沖沖的父母來問我,「怎麼辦,老師說我小孩過動,我到底要不要給他吃藥呢?」我很能理解家長的焦慮,通常我會先讓家長知道,表面上的過動和不專心的模樣,其實很可能是生活中的某些環節需要調整。以下是我會問家長的十三個問題,通常先把這十三件事情搞定,過動問題就能解除:

1. 孩子一天睡幾個小時?⋯⋯

立即點閱讀全文:



法院判定病患有「告知後同意」的權利,

也就是病患在接受精神治療(心智改變)藥物之前,

醫師必須提供「可能的副作用和好處、治療副作用的方法,

以及其他狀況的風險等相關資訊」,

同時也要告知「替代療法的相關資訊」.

然而常常,精神科醫師根本無視於這些要求!



立即點閱更多真相:

線上 《致命的錯誤》紀錄片:
致命的錯誤紀錄片

一旦你聽完八位勇敢母親、她們的家人、
健康專家、藥物顧問及醫生的看法,你會深信一件事⋯⋯
精神科醫生帶來致命的錯誤。

建議事項
1 你有權力拒絕讓你的小孩在學校裡參加任何的精神病學或者心理學問卷。
2 如果你的小孩在沒有經過你的同意下,被送去做心理學或是精神病學的篩檢,
或是被強迫用藥或者傷害,請向律師諮詢你的權利,
來對負責的心理醫師或精神科醫師、他們的社團及協會提出刑事與民事訴訟。
3 精神病學和心理學必須要從教育的體制下徹底根除,
而他們強迫且無用的方法也不應被政府所補助。


如果你知道有任何人,

包括任何小孩曾經被精神科醫師、

心理師、或其他心理健康執業者

所虐待或傷害,

請聯絡公民人權委員會 高雄分會


電話:0963-671815


信箱鳳山郵政23-159 信箱


電子信箱:cchr.ks@cchr.org.tw


警告:
任何人在沒有合格的、非精神科的醫生之協助

及建議下,都不應該停止服用任何精神科藥物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留言給「公民人權委員會 高雄分會」,我們會儘快給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