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

新聞文章: 《健康聚寶盆》依賴安眠藥 銀髮族愈睡愈憂鬱

2018-03-25
文/蘇佩吟
85歲的李爺爺(化名)由家屬陪同至失智症中心就醫,家屬覺得這3個月爺爺記憶變差,會忘記常打的電話,但事後會想起;出門會忘記帶需要的東西,會忘記自己剛剛說過的話;整天昏昏沉沉的,不想動,也不想出門。以前爺爺都會固定參加老人活動,現在都不去了,朋友要找他出去玩也都拒絕。經醫師看診後與協助安排失智症相關檢查。
檢查結果讓家人很訝異,因為爺爺的記憶力相當好並沒有問題。經過仔細詢問疾病史及慢性病就醫情況,發現爺爺常常以身體疼痛、焦慮、睡不著等理由看醫師,結果帶一堆藥回來,包括兩種安眠藥或抗精神病用藥,家屬說,爺爺每天都要吃10幾、20顆藥。
醫師審視藥物後,發現讓爺爺記憶力變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服用了安眠藥。經過教導並且以漸進方式減少藥量,終於停用安眠藥,爺爺的記憶力與體力漸漸地改善了。


停藥後 記憶力體力漸改善

鎮靜劑或是安眠藥在過去一個以台灣健保資料庫分析的論文指出,長期使用鎮靜安眠藥(包含使蒂諾斯等新型安眠藥),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機會。
國外的研究發現,使用苯二氮平類藥物(benzodiazepines)超過3個月的老人,其失智症比率增加51%。
其實使用鎮靜劑的風險不僅於此:使用後注意力變差,增加記憶障礙,影響日常活動,這點在老人特別明顯。因為老人的腎功能代謝速率變差,藥物排空時間拉長,因此夜間服用了藥物,到了白天仍舊昏昏沉沉、迷迷糊糊。
老人家有時因為這些能力降低了,以為失智症,轉而成為憂鬱。或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吃錯藥,甚至忘了已經吃過藥,又再吃了一次。
這些藥物也會增加白天與夜間跌倒的機會,造成頭部外傷與骨折。頭部外傷當然會造成失智症,很多人不知道,髖骨骨折也是失智症的原因之一,而髖骨骨折後一年死亡率大約20%。
老人家睡不好怎麼辦?老人服用鎮靜安眠藥物,來改善睡眠,恐怕是壞處多於好處的事。

白天多運動 睡6小時就夠

老人家的睡眠需要或許只有6小時,實在很難期待一覺睡到天亮。所以,老人活動的安排、白天多運動少睡覺、減少咖啡等興奮性飲料、適當的日光照射、有伴不無聊,都是幫助睡眠的好策略。
(作者為桃園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個案管理師)
來源:

--------------------------------------------------------

【警告】:請勿自己停止服用精神科藥物,

自行停藥可能造成嚴重的戒斷症狀;

民眾應該尋求有能力的醫師,

尋求他們的建議和協助.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相關文章:

有些精神科藥物 可能增加癡呆症風險


【大紀元2015年03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飛編譯報導)預防重大腦部疾病的方法有很多,像每周鍛煉3-4次,睡眠充足以及攝入保護大腦的營養素,如鈣質等。但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會對大腦成傷害:處方藥和非處方藥。這些藥物對大腦的影響將抵消你的種種努力,因此在生活中應盡量避免這些藥物。
據健康生活網站liveinthenow.com報導,過去幾年中,更多研究顯示長期服用以下3種藥物可能增加癡呆阿茨海默氏病的風險。
1.安眠藥:這讓人吃驚,但即使最基本的非處方安眠藥也可能增加罹患阿茨海默氏病的風險。安眠藥中含有鹽酸苯海拉明片劑(Nytol)等成分,被歸類爲抗膽堿能藥。在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最新公布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追蹤了3,434名老年人,爲期8年。令人震驚的是,在服用最高劑量抗膽堿能藥物的人群中,他們罹患癡呆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54%,罹患阿茨海默氏病的風險高出63%。這項研究非常有警告性,提醒人們對安眠藥危害性的重視。......

來源:大紀元


戒掉安眠藥吧! 作者:林靜芸醫師



⋯⋯因擔心隔天無法工作,所以服用安眠藥,從一天一顆變2顆、3顆,到後來是凌晨3點還要再吃3顆。藥量雖大,睡眠品質卻不好;常覺得自己墜入深谷裏,整晚在吶喊求救。

白天的工作,我勉強能應付,身體卻出現幾個狀況:眼睛很乾,眼皮下垂;白天很睏,晚上卻睡不著;體重沒增加,肚子卻漸漸胖起來;反應變鈍,容易碰撞摔跤。⋯⋯
全文:

說明:

類別
中樞神經抑制劑(鎮靜安眠劑)
藥物名稱
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
俗名
苯二氮平類
分級
第三級管制藥品、第四級管制藥品
醫療用途
鎮靜安眠

一、緣起
        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BZD)是目前最常用的安眠鎮靜藥物,可分為短效、中效及長效製劑;臨床上常用於安眠、鎮靜、抗焦慮及治療癲癇等用途。

二、危害性
        由於該類藥物具成癮性,在國內藥物濫用問題日趨嚴重時刻,Benzodiazepines類藥物被濫用的情形亦有增加之趨勢,如當作強暴犯罪工具、自殺工具等。

        施用後之副作用包括欲睡、噁心、嘔吐、近期記憶喪失(可逆性)、反彈性失眠、幻覺、憂鬱、呼吸抑制等。服用此類藥物時動作反應可能較為遲緩,應避免使用危險性機器或駕駛汽車;也應避免飲用酒精性飲料或與其它中樞神經抑制劑併用,否則會增加副作用的產生。該類藥品長期使用會產生耐受性、依賴性及出現嗜睡、步履不穩、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和判斷力減退等症狀;突然停藥可能產生戒斷症狀包括初期的表徵類似焦慮症狀,接著可能會出現焦慮增加、感覺障礙(如感覺異常、畏光、嗜睡、有金屬味覺)、類似流行性感冒症狀、注意力無法集中、疲倦、不安、厭食、頭暈、出汗、嘔吐、失眠、暴躁、噁心、頭痛、肌肉緊張/抽搐、顫抖等症狀。

        使用過量患者,大都呈現肌肉過度鬆弛及深度睡眠狀態,較少造成死亡,惟若與酒精或其它中樞神經抑制劑併用,則危險性大為提高,亦有許多濫用者因精神恍惚造成意外或因吸入嘔吐物而致死。


來源: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反毒資源館』網站

https://consumer.fda.gov.tw/AntiPoison/DetailForEdu.aspx?nodeID=394&pid=6209


--------

替代方案

國際  CCHR 雖然無意推廣任何特定的執業人員、醫療機構、療法或團體,但是我們還是找到了一些資源,提供給想要知道以下主題之更多資訊的人做參考。
心理健康替代方法,和(或)安全戒除精神科藥物的相關資訊,及其它教育及法律資源:




更多關於精神病學真相:


《中樞神經興奮劑》精神科藥物真相系列手冊之六




【警告】:請勿自己停止服用精神科藥物,

自行停藥可能造成嚴重的戒斷症狀;

民眾應該尋求有能力的醫師,

尋求他們的建議和協助.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您知道有任何人,包括任何小孩,曾經被精神科醫師、心理師或其他心理健康執業者不當對待或傷害,例如:性侵、精神科藥物愈吃愈多種、愈吃愈大量、強制住院、詐欺、精神科藥物引起各種副作用等等,立即連絡我們!


註1: 民眾因正當使用合法藥物發生不良反應,導致嚴重疾病、障礙或死亡等情形,可檢附資料向藥害救濟基金會提出藥害救濟申請,經衛生署審議通過即可獲救濟金給付。詳細資訊請上藥害救濟基金會網站。www.tdrf.org.tw

註2: 食品藥物管理局已建立藥物安全資訊主動監控機制,除有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之外,對於安全有關訊息,隨時進行瞭解,以保障民眾之用藥安全,提醒醫療人員或病患懷疑因為使用(服用)藥品導致不良反應發生時,請立即通報給衛生署所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 02-2396-01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留言給「公民人權委員會 高雄分會」,我們會儘快給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