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文章轉分享:台灣幼教老師在德國 「玩」才是唯一的正經事

作者 / 未來Family 發表日期 / 2017/2/24


文│朱乙真
家長可能認為小小孩在幼兒園中,就是要乖乖上課、學寫字,為上小學做準備;但是在德國幼兒園擔任幼教老師的莊琳君說,德國幼兒教育不教學科,而是讓小孩玩得盡興,從「玩」中學獨立。
「在德國,『玩』是幼兒教育唯一的正經事,這真的讓我超震撼!」定居德國的台灣幼教老師莊琳君(Kate),曾經是台北雙語幼兒園的「外師」,專門教學齡前孩子英文。搬到德國後,在柏林的雙語幼兒園找到幼教老師的工作,工作3年,她在台灣習慣的教學模式和想法全行不通,每天都在重新學習中。
在德國幼兒園的一天是這樣的:吃完早餐後,孩子們和老師圍成一個大圓圈,會彈吉他的老師拿出吉他,問孩子想唱什麼歌,會唱的大孩子跟著唱,還不會唱的就打拍子,大約15到30分鐘,不想唱了,提早結束也可以。接下來,孩子們自己決定今天想做什麼活動,想和老師到戶外探險的,就自己去換外出服;不想出門的,可以留在學校玩黏土、樂高、積木或拼圖、樂器、畫水彩。
吃過午餐,中午12點開始是午睡時間,不想睡午覺也是OK的,安靜的到另一個教室看書、玩拼圖或畫畫都可以。下午起床吃過點心後,又再選一次想做的活動。然後一直到爸媽來接回家。
學前準備?有啊。孩子得學會修玩具、管理時間、制定計畫、搭配衣服、整理東西、和人相處、自己做決定的「能力」,才算「準備好進小學」。
這些「能力」要怎樣養成?答案是:不停的玩!

德國大不同1:不教「智育」或學科
例如,老師不會在黑板上寫數字,讓孩子認識123。想讓孩子有數字觀念,就利用孩子玩車的機會問他:「你這裡有幾部車啊?」然後數給孩子聽,一部、兩部、三部車,久了自然就學會。
德國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離開前不是提醒孩子「要聽話喔」、「要專心上課喔」,而是要他們「玩得快樂」。好好玩、認真玩,最好玩得筋疲力盡、一身泥濘回家,才能算是豐收的一天。
德國幼教老師的第一使命,是讓孩子「每天都能享受不同學習帶來的快樂」,祕訣是將主導權還給孩子。
德國孩子從1歲有理解能力開始,雖然還不能用言語表達,就要嘗試找出自己的喜好。每天上午,老師會拿出有公園、積木、黏土、畫圖等等圖片的板子,問孩子「今天想玩什麼」,站不穩的小小孩也會慢慢走到板子前,拿貼紙貼到他想做的活動圖片上。
德國大不同2:下雨也要玩
決定要到戶外探險的孩子,就跟著老師徒步10分鐘左右到附近的公園,有時則一起坐公車或地鐵到遠一點的地方,「每天出去戶外探險,可是德國學前教育的重頭戲!」除非下暴雨或是攝氏零下10度大風雪,不然出遊計畫絕不會取消,「德國諺語說,只要穿對衣服,每天都適合出去玩。」
到了公園就是孩子自由玩樂時間,溜滑梯、爬樹、玩沙、撿松果、鑽到樹叢裡。老師通常只會在遠處注意孩子,不會帶領孩子一起玩,更不會瞻前顧後看著孩子。莊琳君透露,德國老師和父母心臟都很強,就算再小的孩子摔倒了,老師也不會一個箭步衝去幫忙,而是觀察幾分鐘,讓跌倒的孩子試著自己爬起來,真的沒辦法才會去扶一把。
德國大不同3:孩子自己想怎麼玩
「孩子總能找出讓自己快樂的遊戲,」莊琳君說。樹枝可以是寶劍,沙子其實是做餅乾的麵粉,落葉小石子也可以變成下午茶的點心。簡單的素材玩出最多花樣,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就這樣一點一滴的養成,無形中也建立起和自然的關係。
她舉例,班上一個剛滿1歲的孩子,因為還不會走路,到公園裡只能坐在沙堆上四處張望周遭的環境。莊琳君發現,孩子用小手抓了一把沙放在手心上觀察,然後慢慢將沙從指縫間落下,落光了再抓一把。整個過程就像正在進行一個重要研究,大概維持了15分鐘,一點不厭煩,「走出戶外,才可以看到世界真正的樣子,和坐在教室裡看圖卡,完全不一樣。」
德國幼兒園開放的玩樂方式,啟動學習能量,孩子每天都得動腦筋想想有什麼可以玩。在莊琳君工作的幼兒園,每星期有一天是「無玩具日」,老師把玩具全部收起來,孩子們從在教室裡玩躲貓貓、把椅子排排放當作小火車,到撿拾待回收的大紙箱,凹折成一個角度就是溜滑梯,最後還把紙箱撕成好幾塊大紙板,一下玩拼圖,一下拿膠帶,把紙箱重組成汽車或飛機,一個紙箱玩了大半天,讓莊琳君見識到,德國孩子不停重複發想、破壞、重建的過程,小小孩子透過玩,培養出各種能力。
德國大不同4:少糾正錯誤、等待孩子自己學
莊琳君說,德國孩子每一步學習都是為了將來的獨立做好準備。生活自理是德國幼兒教育的必修課,不論老師或父母都非常願意等待,不會因為趕時間、嫌麻煩,就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和樂趣。
莊琳君班上有個2歲的小男孩邁克斯,第一次成功把褲子穿上時好得意,莊琳君一看,啊!穿反了!屁股被原來應該在褲前的拉鍊卡住,露了一大截在外面,但她還是開心的和麥克斯擊掌,下午媽媽來接麥克斯時也開心恭喜兒子。從頭到尾沒有人提醒麥克斯:他的褲子穿反了,幾次以後,他自然就會知道要把有拉鍊那一面穿到前面來,如果一開始就糾正他,也許孩子就失去「自己做」的勇氣。
德國大不同5:不介入孩子糾紛、不問誰霸凌
莊琳君說,在德國的幼兒教育觀裡,0到3歲的肢體攻擊行為是發展階段必經過程,持續到4歲後則是同儕霸凌問題。一位被霸凌的孩子里歐的家長告訴她,遊樂園和公園是屬於孩子的世界,「那裡的遊戲規則不是大人說了算的,里歐不能一直害怕比他高大的孩子,他若不想接受別的孩子訂的規則,得自己找出方法。」
果然,里歐逐漸發現,有很多方式比邊打邊哭更能有效制止霸凌行為,他現在會用堅定的口氣大聲說「Stop!」要對方停止,也釋放出「我不怕你」的訊息。
經過3年的震撼教育,莊琳君也有了小小的幼教夢想,儘管改變台灣幼教現狀並不容易,但除了將此經驗寫成處女作《德國幼兒園原來這樣教》,她還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建立「玩出大能力」的幼兒園。
---------------------------------
相關文章:

懷疑孩子是過動兒前,大人可以做的10件事


身為孩子最親近的大人,如果孩子有好動、無法專心等行為時,我們除了擔心,可以先協助孩子做某些生活的調整。

立即點閱讀全文:

美國研究:太多作業、太早入學 造成更多過動兒


經美國邁阿密大學米勒醫學院臨床小兒科教授傑弗瑞‧柏斯柯(Jeffrey P. Brosco)的研究推測,自1970年代起,日益加重的課業負擔導致孩童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比例逐年增加。
「當我們著手研究從1970年代至今的教育和公共政策等相關文獻時,讓我們相當訝異的是,上頭載明孩童花在課業上的時間變化,竟勾勒出教育界在這段期間內所發生的劇烈變革」柏斯柯教授接著表示,「從孩子花費更多時間在讀書,乃至於學齡前兒入學率的顯著提升,我們發現過去40年來,孩子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比例整整多出一倍」。⋯⋯
文章來源:親子天下

法院判定病患有「告知後同意」的權利,

也就是病患在接受精神治療(心智改變)藥物之前,

醫師必須提供「可能的副作用和好處、治療副作用的方法,

以及其他狀況的風險等相關資訊」,

同時也要告知「替代療法的相關資訊」.

然而常常,精神科醫師根本無視於這些要求!



立即點閱更多真相:
精神科的騙局:顛覆醫學


警告:
任何人在沒有合格的、
非精神科的醫生之協助及建議下,
都不應該停止服用任何精神科藥物。

您的孩子曾被老師貼標籤,帶去看精神科醫生及吃藥後,頭痛、食慾不振、發育不良,

或更難管教嗎?

您或您的孩子看精神科,結果藥愈吃愈多嗎?

還是去看不同精神科醫生,結果卻得到不同診斷,不同說法或不同處置呢?

如果以上有答案是肯定的,請盡快與我們聯絡
0963-671815

民眾因正當使用合法藥物發生不良反應,導致嚴重疾病、障礙或死亡等情形,可檢附資料向藥害救濟基金會提出藥害救濟申請,經衛生署審議通過即可獲救濟金給付。詳細資訊請上藥害救濟基金會網站。www.tdrf.org.tw


食品藥物管理局已建立藥物安全資訊主動監控機制,除有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之外,對於安全有關訊息,隨時進行瞭解,以保障民眾之用藥安全,提醒醫療人員或病患懷疑因為使用(服用)藥品導致不良反應發生時,請立即通報給衛生署所建置之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藥物不良反應通報專線 02-2396-01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留言給「公民人權委員會 高雄分會」,我們會儘快給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