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珍・麥高尼格(Jane McGonigal)
過去25年,醫師想過各種辦法,減輕孩童在手術房中的焦慮感。什麼方法最管用?如你所料,不是小丑,也不是家長的陪伴或任何藥物。研究人員發現,《超級瑪利歐兄弟》才是一帖良藥。這些玩掌上型電動遊戲機的小孩,在手術前幾乎沒有任何焦慮感。手術結束後,當他們從麻醉狀態甦醒時,他們的焦慮程度也只有用藥組的一半不到,而且不必承受任何藥物的副作用。
這是另一項值得登上頭條的科學研究結果:「電玩遊戲比最強力的抗焦慮藥物,更能有效避免焦慮。」但遊戲為何比較有效?紐澤西大學醫學院麻醉學系的研究團隊主張—箇中關鍵正是「認知專注」,就和《冰雪世界》和《俄羅斯方塊》一樣。這些小病人因為全神貫注在電玩遊戲,不太把心思放在手術上,所以不會感到不安或恐慌。
這項理論很有道理,正如注意力的探照燈理論所述,焦慮感就像疼痛、創傷記憶,以及對某事物的渴望一樣,占據了注意力,才會形成發展出來。不斷想到可能出錯的事,則會一再加重人的焦慮感。「恐懼」是對實際出錯的反應,但「焦慮」卻是預期出錯的心理狀態。我們越生動地想像事情出錯的畫面,越是焦慮。
生理知覺也可能會引發我們的焦慮感,舉例而言,咖啡因會引起心跳加快及掌心冒汗,突然被嚇一跳也會引起腎上腺素激升。一旦我們注意到這些身體知覺,就會絞盡腦汁想自己緊張的緣由,結果爆發焦慮感,甚至導致恐慌發作。然而,這些症狀都只是「身體知覺」罷了。只有當我們想像未來會發生什麼可怕之事時,這些症狀才會變成焦慮的「情緒感受」。這些想像可能會引發更多生理變化,腎上腺素分泌更多,或是心跳速率更快,然後又被我們解讀成有更多要擔心的理由,就此開啟焦慮的惡性循環。
但玩遊戲能打破注意力的惡性循環,讓我們不再預想出錯的情境。即使我們在玩遊戲時出現焦慮的身體症狀,我們也因為專心投入遊戲,而無暇想像最糟的狀況,焦慮感也跟著消失無蹤了。
在某些情況下,焦慮感對我們有益,能警惕我們發現潛在問題,提前採取行動,避免問題發生。舉例而言,如果你對考試或口頭報告感到焦慮,焦慮感將督促你加緊練習,只不過對大部分人來說,焦慮並不會引發建設性的行動,往往只是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妨礙我們採取行動。
抗焦慮,你需要全神貫注地轉移注意力
看漫畫、聽音樂、看卡通,為何這些有趣的活動,遠遠不及讓病童打電玩,可有效打斷焦慮循環呢?因為這些活動無法讓孩子像打電玩時一樣專注。玩遊戲時,我們不僅將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遊戲,更是「全神貫注」地投入遊戲之中。這種特殊的心理狀態,科學家稱為「心流」(flow)。
「心流」是指全副心神專注投入某活動的狀態,而且是完全「沉迷」其中。心流經驗令人沉醉忘我,因為眼前的挑戰而大感振奮。在心流狀態中,不僅時間不知不覺地流逝,連自我意識都跟著消失了。你全神貫注於眼前的活動,而覺察不到其他任何思緒或情緒。
美國心理學家契克森特米海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於70年代首次發現心流現象。一般認為「心流」是一種極為正向、也是最理想的心理狀態。我們能以許多方式達到心流狀態,只要目標清晰,任務具挑戰性,並具備足夠技能,便不難產生「心流經驗」,以激勵我們精益求精。心理學家初次描述心流現象時,提到遊戲及玩樂正是典型的心流活動。彈吉他、料理、跑步、園藝、做高階數學,或是跳舞等,這些活動也都能促成心流。然而,與打電玩遊戲相比,這些活動較難在高壓情境中進行(更別說是手術前的開刀房了)。
意外的是,一般認為容易轉移注意力的休閒活動,往往無法引發心流狀態,例如看電視或電影、聽音樂,甚至是閱讀。雖然這些愉快的活動能讓我們暫時忘卻眼前的問題,但缺乏挑戰和互動,因此不符合引發心流現象的條件。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許多人會尋求輕鬆愉快的活動,作為應付個人壓力、焦慮或痛苦的方式。但心流研究顯示,挑戰性、互動性強的活動,其實比被動的休閒活動,更能幫助我們掌控自己的思緒和感受。
正是因為心流,電玩遊戲更能有效控制焦慮及其他情緒。遊戲給我們明確的目標,需要我們專注及努力,才能成功達標。數位遊戲更經常提供即時回饋,讓我們的表現更加進步。往往只要我們的技能一精進,遊戲難度就會加深,以確保玩家不斷向上挑戰。因此,要達到心流狀態,電玩遊戲可說是最可靠、有效率的方式。一旦進入心流狀態,我們便能完全掌控自己的注意力焦點。
研究人員建議:電玩遊戲可列為治療方法之一
若能為自己創造心流,那麼你不只能阻斷痛苦和焦慮等負面感受,還能積極促進自己的身心健康。
東卡羅萊納大學心理生理學實驗室的科學家最近完成了一系列研究,測量電玩遊戲對個人身心的影響。這些科學家主要探討休閒類電玩,例如《憤怒鳥》《寶石方塊》與紙牌接龍。這些遊戲可快速學會,要停下來或重新開始也很容易。
引起科學家研究興趣的是寶開遊戲公司的一份調查報告,寶開是全球最大遊戲開發商之一,他們發現77%的玩家在玩休閒類電玩時,其實也在尋求情緒健康的益處,而不只是娛樂。這些玩家表示,他們利用休閒類電玩遊戲改善心情、停止焦慮、減輕壓力,有些甚至作為某種「自我治療」之用。
「遊戲能促進玩家的精神健康」這一點究竟是事實,還是玩家自己的一廂情願?這正是寶開想解開的疑問。因此,這家遊戲商與東卡羅萊納大學共同成立研究計畫,借重東卡羅萊納先進的「生物回饋」(biofeedback)研究。科學家在玩家身上貼附了監控裝置,以追蹤情緒及身體韌性的兩項特定指標:一項是α腦波中的腦電圖變化,顯示玩家是否感到痛苦、憂鬱,或愉悅;另一項是心率變異度,這項指標可反映身體從情緒或身體壓力中恢復的速度。
第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發現,玩休閒類遊戲20分鐘可降低左前額α腦波,顯示個人的心情提升,α腦波降低的遊戲玩家也的確表示心情變好了。這些受試者的憤怒、憂鬱及緊繃情緒顯著減少,能量明顯提高。至於單純上網20分鐘的對照組,則未出現明顯的腦電圖變化,受試者也未感到心情變好或能量提升。此外,遊戲玩家的心率變異度亦顯著提高。玩遊戲僅僅20分鐘後,他們的心臟已能承受更多壓力,並復原得更快。
由於初步的研究結果相當正面,研究團隊決定針對休閒類電玩遊戲,進行為期更長的研究。在這次試驗中,他們研究了一週玩三次、一次玩30分鐘遊戲,對受試者的心情感受,以及對腦電圖及心率變異度的影響。受試者在研究一開始都有焦慮或憂鬱症狀,依上述頻率玩遊戲一個月後,這群受試者的憂鬱、焦慮,以及壓力程度皆顯著減輕。他們的腦電圖及心率變異度皆顯著提升,進一步從生理面證實上述的情緒變化。基於以上重大發現,研究人員甚至建議醫師可將電玩遊戲列為治療方法之一。
不久後的將來,心理學家或心理醫師很可能會開立《憤怒鳥》的處方以減輕患者的焦慮症狀、用《幻幻球》來治療憂鬱症,或是用《決勝時刻》以控制憤怒情緒。事實上,已有心理治療師及諮商師這麼做,而且受到越來越多科學實證的支持。2012年,曾有學者針對發表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38項關於電玩遊戲的隨機對照試驗,進行統合分析。該研究發現,電玩遊戲極可能幫助人們提升精神健康。(論文也鼓勵相關研究人員及遊戲產業進行為期較長的必要試驗,以進一步探索這個新興的研究領域。)
「遊戲療法」未必與傳統的藥物治療有所衝突,在東卡羅萊納大學的休閒類遊戲試驗中,23%的受試者服用抗憂鬱藥物。我們目前才剛開始研究遊戲對精神健康有何正面影響,以及影響的廣度及深度。就現階段或更長期而言,我們應該將電玩遊戲視為「輔助」療法,而非「另類」療法。
以上文章出處:
書籍介紹
作者:珍・麥高尼格(Jane McGonigal)
本書作者珍・麥高尼格是得獎的遊戲設計師,一次的意外讓她有了輕生念頭。她決心要為自己戰鬥,不只恢復得比以前好,還要超級好!於是,她把這段復原的過程,變成培養韌性的遊戲:SuperBetter。原本只是設計給自己的簡單激勵練習,沒想到迅速在各界發酵,目前已有超過50萬人玩過SuperBetter,也成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大型研究計畫。
本書揭露了近十年來科學研究的成果,說明遊戲如何改變我們對於壓力與挑戰的因應方式。SuperBetter的玩家也在本書分享讓自己變得更強大的故事:申請學校、緩解病痛、擊敗憂鬱症、健康減重、揮別家暴、抵禦霸凌、全家族齊心陪伴92歲曾祖母、完成第一本著作等。一百多項以科學理論為基礎的微型任務,教你如何替自己設計一場精采的人生冒險,讓你輕輕鬆鬆就能超級好!
------------------------------------------------
警告:除了在合格的非精神科醫師指示與輔導之下,
不應停止服用任何具有處方箋的精神科藥物。
不應停止服用任何具有處方箋的精神科藥物。
相關文章:
別吃百憂解 腰果及其它天然療法也可抗抑鬱(請勿自行停藥!)
家庭健康自由網(Family Health Freedom Network)引據最新研究解釋說,「腰果含有豐富的色氨酸——人體所需的一種重要氨基酸,可促進兒童生長發育、改善行為平衡、調節情緒、改善睡眠,從而可以顯著降低焦慮、緊張和抑鬱水平。只吃兩把腰果,就可攝入2,000毫克的色氨酸。臨床已證明,這種化合物用為抗抑鬱藥很成功。」⋯⋯
健康網站Health Tips Spot也報導說,腰果是最健康的食品之一,而迄今人們對其天然保健功效的研究還遠遠不夠。以下是從巴西和一些非洲國家的藥用經驗中總結出的幾點,其中包括防癌、護心和助消化。⋯⋯
閱讀更多,請點選以下文章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b5/16/3/22/n7435156.htm
參考替代療法:http://goo.gl/pZSXpg
《精神失常的行銷術:我們都瘋了嗎?》
(THE MARKETING OF MADNESS ARE WE ALL INSANE? )DVD
把病賣給擔心的正常人
販賣疾病的定義:「讓沒病的人相信自己有病,或讓不太健康的人認為自己病情嚴重」。
精神科醫生相當清楚這點。製藥界與廣告界主管,也非常清楚這點。全世界的廣告商主管也都知之甚詳。
販賣疾病是非常成功的策略,把常見的生活問題說成是精神疾病,讓各行各業的人擔心最新的「心理疾病」──因此要求服藥。
據某位行銷大師表示:「在治療領域中,最容易進行心理狀況行銷的,就是焦慮和憂鬱,因為這些毛病很少有可以測出的生理症狀,也因此可以任憑描述。」
它成功了。精神科藥物產業每分鐘進帳超過十五萬美元。
疾病販賣活動已經製造出心理疾病處處皆是的假象,那麼精神科醫生開的藥,有多安全呢?
立即觀看:
警告:
除了在合格的非精神科醫師指示與輔導之下,
不應停止服用任何具有處方箋的精神科藥物。
如果您知道有任何人,包括任何小孩,曾經被精神科醫師、
心理師或其他心理健康執業者不當對待或傷害,
例如:性侵、精神科藥物愈吃愈多種、愈吃愈大量、
強制住院、詐欺、精神科藥物引起各種副作用等等,
電話:0963-671815
信箱:鳳山郵政23-159 信箱
電子信箱:cchr.ks@cchr.org.tw (來函保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留言給「公民人權委員會 高雄分會」,我們會儘快給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