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

新聞文章: 限制飲食 64%過動兒可改善症狀


限制飲食 64%過動兒可改善症狀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改變飲食或許可以改善孩童過動症狀!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約64%的過動兒經過5週飲食限制,尤其避免食用諸如乳製品、雞蛋等比較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後,過動症狀獲得改善。


此外,醫師也表示,除可避免致敏食物、避開環境致敏因子外,包括人工色素、防腐劑及有機磷農藥等,也有研究證實與過動可能相關,因此,兒童日常飲食少吃加工食品也可降低躁動現象。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可說是兒童最常見的神經精神疾病,一般估計盛行率約在5%左右,在我國,平均每個班級至少會有一名過動學童。




過去有理論認為,孩童的過動可能與過敏相關。發表在Lancet(刺胳針)期刊的研究則來自荷蘭Radboud University以及過動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發現,將100名過動兒隨機分成兩組,其中以一組限制飲食、在5週實驗期間,飲食內容以米飯、水、白肉類,以及一些目前已知比較不會引發過敏反應的蔬菜水果,像是乳製品、雞蛋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則是被排除在食譜之外;另一組則是採行健康飲食。


結果顯示,避免吃易引發過敏的食物,的確可改善過動症狀。


為什麼減少較易引發過敏的食物可以降低過動症狀?一般認為這除了因為過敏時的不舒服可能讓孩子坐立難安外,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江伯倫指出,近年也認為,過敏與過動兩者間神經傳導可能有相關連結,但其間機制並不明確。


台大小兒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楊曜旭指出,中研院與台大醫院合作研究發現,過敏兒罹患過動症的機率,約是非過敏兒的2.8倍。但兩者間究竟誰是因?誰是果?還是只是共同存在?目前都還不清楚。不過,臨床上發現,有過敏症的過動兒當過敏症狀控制好的時候,通常其過動問題也會跟著好一些。


也因此,除了建議有過敏症的過動兒積極控制過敏,除用藥之外,也要特別注意環境中的過敏原及食物。


江伯倫建議,過動兒的家長不妨讓孩子同時進行過敏原測試。至於應少吃哪些易導致過敏食物?江伯倫表示,在台灣,兩歲以下小朋友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是牛奶、蛋白。至於大一點的小孩常見的過敏原則包括有殼海鮮、花生堅果、芒果等。


不過,除了引發過敏的食物可能與過動相關,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包括人工色素(特別是黃色4號、5號;紅色6號、40號)、防腐劑苯甲酸鹽,以及殘留的有機磷農藥也都被認為與兒童過動相關。

(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feb/10/today-health2.htm)


~~~~~~~~~~~~~~~~~~~~~~~~


以下摘自鄭光男醫師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須知-----留心飲食可以幫助過動兒更穩定



關於ADHD過動兒的飲食其實有些大原則可以稍稍掌握,諸如富含蔬果、全穀類、優質蛋白質來源、避免飽和脂肪、容易吸收的精緻碳水化合物及速食等等,同時透過適當的體能運動來幫助身心改善,這些原則也同樣適用於一般小孩,尤其是脾氣不好、衝動控制不佳或者非常固執不好溝通的小孩,都不妨利用這些飲食調整原則來幫助他們,相信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助,而且改善的不只是情緒脾氣,甚至是免疫力及學業表現可能都會讓父母有意外的驚喜。.....


最近我在臨床上也看到一個小朋友,他本身原本就有過敏的體質且合併注意力不足過動的狀況,經過評估,建議作詳細的急性及慢性過敏檢測來幫助父母更清楚其過敏來源為何。根據結果將過敏原隔離後,以寡抗原飲食(隔離過敏原)來幫助他,症狀改善非常多,原本父母還在考慮是否要服藥,結果因為透過飲食調整及營養補充之後,效果明顯而不需去服藥,讓父母感到非常欣慰。他的狀況好了幾個月後,這一個月來又開始出現衝動控制不加及專注力變差的狀況,經過再次飲食調查,終於找到禍首,也就是媽媽每天早上幫她準備的代餐中,其主要成分是大豆蛋白,而患者本人的檢測報告對黃豆或大豆,不管急性或是慢性反應都呈現中度過敏結果,去除了這項過敏來源,他又回復到之前穩定的狀況。


因此,被懷疑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孩,不妨多利用飲食調整來幫助他們改善,在臨床上觀察到的效果也往往不亞於藥物,對藥物使用有疑慮,擔心有藥物副作用影響的家長,其實可以多瞭解這部分的相關研究及作法,當然能透過對功能性醫學有經驗的醫師的協助及建議,相信效果會更明顯。
 ~~~~~~~~~~~~~~~~~~



立即點閱更多關於精神科違反人權真相:




仔細想想幾個字眼,還有這些字眼是如何被使用的。以「正常」為例。 你可能對於正常的生活有自己的看法。 正常的生活包括使用具成癮性、改變心智、還有潛在危險的精神科藥物嗎?正常的生活包括完全依賴這種藥物去維持正常嗎?


再看看「醫療用藥」(medications)這個字眼又如何呢?這是藉著讓你在腦海中浮現某個和藹的家庭醫生,開了溫和的咳嗽糖漿的印象來讓你安心,不是嗎?沒有什麼比此更偏離事實的了。精神科用的藥是一種非常強力的成癮性藥物。


接著就有了這個字眼「科學的」(scientific),它經常被精神病學拿來助長他們聲明的正當性。根據《世界之書》(World Book Dictionary)這本字典,此字意謂著「系統性的;精確的;嚴謹的」這些特性跟精神病學毫不相干,就連它的表兄弟── 心理學也是一樣無關。


其他的字眼在他們的手中也飽受摧殘,例如「價值觀」、「對」、「錯」、「安全」,甚至「教育」。


這是精神科醫師及心理學家的狡詐宣傳── 重新定義字的意思。不知怎麼搞的,事情在他們的手中似乎就是會被扭曲,而且最後都會以失敗收場。


麻煩的是,他們在兒童及教育這個主題上的全球性宣傳,已經徹底矇騙了好心的父母親、老師和政治人物,讓他們以為「正常的」── 又是這個詞── 兒童行為不再是正常的,而認為那是一種心理疾病。更過份的是,只有從小的時候持續給予大量藥物,才可能讓「受苦的」兒童脫離生活中最糟的情況。


多年前,有誰想到我們會到達這種地步呢?然而,我們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結果殘酷的事實就是,全世界寶貴的年輕生命正陷入嚴重的危機,永遠被傷害,甚至離我們而去。


我們和精神科的意見完全相反,兒童不是「實驗動物」。他們是人,有權利受到保護、照顧、疼愛,並且獲得機會在生活中發揮所有潛能。只有精神科的疾病標籤與化學藥物的束縛,才會阻止他們得到機會。


我們正在散播《藥害兒童:精神病學摧毀生命》這份報告,來揭露目前正在進行的謊言及宣傳,提供一種透徹的看法以及父母和相關人士不易取得的資料,最重要的是要在照顧及教養兒童方面,協助重獲理性及控制。


兒童是我們的未來。


我們的未來正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


國際公民人權委員會總裁
珍 伊斯特蓋   敬上

立即點閱: 


 http://zh.scribd.com/doc/43809110/%E8%97%A5%E5%AE%B3%E5%85%92%E7%AB%A5




 -------------------------------------------------


建議事項


1 你有權力拒絕讓你的小孩在學校裡參加任何的精神病學或者心理學問卷。


2 如果你的小孩在沒有經過你的同意下,被送去做心理學或是精神病學的篩檢,或是被強迫用藥或者傷害,請向律師諮詢你的權利,來對負責的心理醫師或精神科醫師、他們的社團及協會提出刑事與民事訴訟。


3 精神病學和心理學必須要從教育的體制下徹底根除,而他們強迫且無用的方法也不應被政府所補助。


警告:任何人在沒有合格的、非精神科的醫生之協助及建議下,都不應該停止服用任何精神科藥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留言給「公民人權委員會 高雄分會」,我們會儘快給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