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

文章轉分享: 幾招讓您的孩子不用吃過動症藥物 -- 葛琦霞老師



幾招讓您的孩子不用吃過動症藥物


2014年6月13日

    教書二十幾年,前面十一年在國小任職,後面十幾年自己開工作室當作文老師,並推廣閱讀,教了不少孩子,協助不少家長。孩子學習狀況千百樣,但家長想幫助孩子學習的心是一樣的。只是近幾年來,好多家長憂心忡忡,常常跟我說他的孩子是過動,或是注意力不足缺陷症,所以要吃利他能或專司達,上課才不會影響別人。

    沒有那麼多的孩子需要吃藥。

    綜觀二十幾年來學生學習的狀況,其實家長注意幾點,孩子上課的專心度就會提高:




1.睡眠一定要充足。

    睡眠充足的孩子,精神很好,情緒也穩定,在教室較能坐得住。這幾年家長慌張來找我,孩子多半都有睡眠不足的狀況,不然就是很難入睡。追究原因,有的孩子是貪玩,看電視、玩手機或電腦,有的是被罰寫,寫到半夜才能入睡。早上被拉起來,匆匆忙忙去上學,睡眠不足,上課精神不好,注意力當然不集中。睡好就行,這樣不用吃藥。

2.早餐一定要吃好。

    早餐要有充足的蛋白質,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早上四堂課的注意力能集中。蛋白質能轉換成血糖,而且緩慢提升,足夠維持孩子四小時的體力;澱粉和糖類的食物只能維持一個多小時,孩子最多維持到第二節下課,三、四節就沒法子集中精神,這時他會滿腦子都是食物,家長通常會給孩子帶一些餅乾,但是因為不是蛋白質,這樣的食物並不能提供幫助。

    事實上,糖類攝取過多的孩子容易過動,孩子會在吃糖後精神體力超級好,脾氣特別壞,特別坐不住,喜歡發出噪音,而且很容易因為周圍小朋友的舉動而分心。曾經有個家長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她懷老二時特別愛吃澱粉糖類,老二的學習就一直有狀況,短期記憶只能維持1小時,長期記憶就別提了,但是她的老大是資優生,懷孕時吃得很健康很正常,她現在看到孕婦,都耳提面命,提醒大家要吃對食物。

    學校老師多半在早上要進行許多學習活動,包含收作業、聯絡簿,以及閱讀活動等,這些都需要吃早餐,提供孩子足夠的養分,專注力才能提升。上戰場要給子彈,正確適當的食物是很重要的,不要在晚餐時吃太好,讓早餐沒胃口,老一輩說:早餐吃得好,午餐吃得巧,晚餐吃得少,是有道理的。

    以下網站是林杰樑醫師所寫的食品添加物與孩童注意力不集中與過動的資料,這是身為父母親及家長一定要知道的資料,避免不當食物讓孩子變成過動,是家長把關的責任。http://www.greencross.org.tw/food&disease/ADHD.htm

3.適當的運動很重要。

    康健雜誌有一篇報導:大量運動流汗,有助提升專注力及記憶力。孩子每天需要去跑跑跳跳,或從事一項運動,流汗釋放他們的壓力,強健他們的體力。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13869

    許多家長來找我討論時,多半發現其實他的孩子很需要運動,但時間被安排得很緊密,一放學就要去安親班、英文班,周六假日還有許多補習,一周能有一次的運動就很偷笑,這樣孩子常常覺得有精力無法發洩,一直要坐在椅子上,怎麼樣也坐不住。如果能安排運動,孩子從運動中提升自己的專注力與學習力,就不會有過動狀況。

4.要找小兒科或家醫科醫師諮詢。

    小兒科與家醫科的醫師,會針對孩子整體成長來做考量,提供很好的建議。有時過敏科也能解決。有好幾個孩子,其實都是過敏問題造成學習狀況,處理好了過敏問題,在學校就沒有過動狀況。

    心智科和精神科醫師多半不會注意到過敏問題,術業有專攻,所以家長找醫生的順序要排得適當,孩子得到的幫助才會大。


5.不要把孩子貼上標籤。

    道聲出版社有一本繪本:你很特別,書中在談周圍的人都在給別人貼點點或星星,表現好就在他身上貼星星,表現不好就在他身上貼點點,聽星星和貼點點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有一些人是看到別人貼他就跟著貼,這跟現在大家談過動很像。

    有的孩子就是體育型的孩子,他需要的是體育空間;有的孩子是藝術型,他需要另外的培養方式,就像不能叫老鷹游泳,青蛙飛翔一般。許多家長以過動兒的表現徵狀看自己的孩子,很容易亂貼標籤(其實老師也會這樣)。有個成語叫"曾嵾殺人",如果人云亦云,隨便為自己的孩子貼標籤,反而會扼殺自己孩子的天賦。

6.避免長期服藥。

    許多心智科醫生都會開藥,我個人認為這跟台灣家長心態有關,認為有病就要服藥,問題是:才幾歲的孩子就要服藥,他一輩子都得面對學習,是否要一輩子服藥?這對孩子來說真的很辛苦。

    我的學生在服藥後,上課常常呈現呆滯狀況,反應慢,雖然不吵不鬧,可是明顯感覺那不是他自己,在寫作上也有無法回想的狀況,要他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很難。服藥的孩子,在寫作上的思路都會影響。對於老師來說,這是莫大的挑戰。

    有個孩子告訴我:他不喜歡吃這種藥,讓他感覺自己好像被一層透明的膜緊緊包住,他想動、想說話、想叫、想笑,可是都沒有辦法,他好想把那層膜剝掉。我告訴媽媽她的孩子有這種感覺,媽媽才恍然大悟。

    孩子若能專注學習,家長當然會很欣慰,但每個人都不同,教育要找出孩子的天賦,並且協助他發揮潛能,讓他能夠幫助社會,成為大家的示範,這反而是更重要的。

    對於老師來說,如果班上學生有過動狀況,請先檢查孩子的睡眠、食物,還有是否有運動,以及是否有過敏狀況,從其中任何問題去解決,就會得到注意力集中的學生;如果不行,那就還有屬於教育專業的部分,比如學習障礙等。

    對於家長來說,以上更是讓自己孩子健康快樂學習的泉源。與其急著給孩子吃藥要孩子安靜,不如從長期的協助開始,家長的示範很重要,生活習慣的改變、建立正確的教養觀念,才能讓孩子更快樂專注的學習。

    一個小故事再跟大家分享:
    我初任教師時,有天周日在教室備課,一個年輕高大的男子闖進我的教室,他說他才剛從監獄出來,在校園吸完強力膠,想找人聊天,看見我在一樓教室,所以走進來。當時我看一下教室前後門,還好都開著,所以跟他聊一聊,聊著聊著,他竟然哭了,說,他小時候覺得九九乘法好難,怎麼背都背不熟,現在其實都會了,可是現在會,他的小學老師也不知道,他一直懷疑自己不會學習,問我:他到底會不會學習?他的問題讓我為之語塞,只能安慰他,幸好這時學校值班人員走進來解圍。

    我從他的身上知道:學習是一輩子的事,這個階段不會,並不代表一輩子不會,這是我唯一一次從出獄的人身上學到的課。

    不要把學習的進度壓縮到讓孩子受不了,每個孩子不一樣,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的學習,找到生命中的定位。

    我衷心希望所有的爸爸媽媽以及老師,是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

更多替代療法:

http://www.cchr.tw/alternatives/right-to-be-informed.html




建議事項

1 你有權力拒絕讓你的小孩在學校裡參加任何的精神病學或者心理學問卷。

2 如果你的小孩在沒有經過你的同意下,被送去做心理學或是精神病學的篩檢,或是被強迫用藥或者傷害,請向律師諮詢你的權利,來對負責的心理醫師或精神科醫師、他們的社團及協會提出刑事與民事訴訟。

3 精神病學和心理學必須要從教育的體制下徹底根除,而他們強迫且無用的方法也不應被政府所補助。

警告:任何人在沒有合格的、非精神科的醫生之協助及建議下,都不應該停止服用任何精神科藥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留言給「公民人權委員會 高雄分會」,我們會儘快給您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