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文章轉分享:輔導老師碎碎唸 淺談過動






















20160106

在學校最常被提出需要轉介輔導的,是被標示為ADHD(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孩子。


有些老師會意識到近幾年被診斷為ADHD的孩子激增,幾乎每個班級都有一兩個甚至更多,這類的孩子往往因為坐不住經常干擾課堂進行、與同學發生衝突,造成導師班級經營或教學上的困擾。

就輔導的觀點得先排除生理及心理因素的影響,以台灣目前的現況曾有其他學校特教老師和我笑談:只要送去某某醫院的孩子出來通通是過動!這是一句玩笑話,但背後嚴肅地透露出ADHD被過度診斷的隱憂

(就先不提ADHD到底是不是一種病,有另一說法認為ADHD是一種人格特質,可參考陳昭銘醫師所寫:ADHD真的是心理疾病嗎?藥商不敢告訴您的事實!)






 在我輔導的案例中有很多受暴或是目睹家暴的孩子有專注力與情緒控制的議題,班級中許多這樣的孩子家庭關係衝突、不穩定,試想回到家必須面對充滿暴力(不管是肢體、言語還是情緒)的環境,睡不好、心裡充滿恐懼與擔憂,來學校要如何穩定的上課?在家庭裡學習到不當的互動模式,到學校容易用所學得的模式複製到同學上。這類的孩子需要的是長期的關心、溫暖的陪伴,透過不一樣的人際經驗學習好的、不同於家庭的互動模式,這是一種修復性的人際歷程,效果可能不是立竿見影,但絕對會是長久的影響。


曾經有個孩子長期受暴,來與我每周一次的晤談都是在發洩,透過遊戲表達憤怒(而這類孩子往往用憤怒涵蓋所有負面情緒,包括悲傷與失落),而我就是接住他憤怒的情緒,這樣幾個月下來,導師反映以前他的父母吵架他就來學校打同學,現在他會跑來和導師反映家裡衝突的問題,能夠用說的,就能夠減緩非常多的情緒問題。





那麼生理上的難以控制呢?

我想以有名的迷路家庭作為例子,幾篇文章提供分享,
誰是迷路--
超感人!9歲超人氣插畫家「迷路」的教養祕辛|米米


迷路的天賦異稟,讓人很難把他和注意力缺失症(ADD)連結在一起。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迷路的學習會比其他同學來的緩慢,不管看了多少醫生,都被建議要服用利他能。但是捨不得孩子承受可能的副作用,和長期服藥對身體的傷害,米米決定用運動取代藥物。但是要說服孩子運動,需要很多的耐性,比起服藥這是一條相對艱難的路。很多遇到同樣狀況的父母,會覺得這是緩不濟急的做法,但是想到藥物治療可能會有憂鬱症和自殘等副作用,米米會想,這真的是為了孩子好嗎?是不是符合社會的眼光那麼重要?

迷路的媽媽米米是怎麼做到的?參考以下:
《限量版靈魂,不需治療,只需珍藏》
我家的多動症寶貝,不吃藥,飛更高
一下迷路一下爆走FB粉絲頁面
到底需不需要服藥

你能理解為何家長這麼抗拒讓孩子服藥嗎?

為什麼孩子會想要抗拒吃藥嗎?

你知道服用利他能、專司達等藥物會產生的副作用嗎?⋯⋯

服藥的確能有抑制衝動、維持較長專注力的好處(但前提必須是孩子為生理因素所造成的專注力問題),但服藥的後遺症是許多身體上的不適,更令人退卻的是因藥物影響造成孩子創造力的流失。如果你的孩子被說是過動,你會怎麼選擇呢?

服藥與否就台灣的教育現況而言是個兩難的議題,如果家長和學校可以一起努力,就能夠擁有很多資源去協助孩子面對專注力的問題,但若只有學校一方努力,導師就會非常辛苦,我曾寫過這樣一篇文章




充滿限制的環境

身為學校的輔導老師,我看到的是僵化、枯燥的學習環境對孩子的限制。台灣的小學課程有緊湊的進度壓力,老師得趕課,且課程內容多屬靜態,離孩子的生活很遠,班上若有比較好動的孩子,老師得花很多時間去處理孩子因坐不住引起的情緒、人際衝突,我曾經遇過一個孩子,老師在上課時會拿著粉筆在黑板上畫,溫言軟語規勸得花很多力氣才能把孩子請下來,也曾經遇過英語老師播放CD,孩子看到按鈕就想按,嚴重干擾課堂進行。

你說是孩子的錯嗎?上課這麼無聊,有的孩子能自己找事做,一直到高中,我都經常在課堂時間發呆,隨手塗鴉、抓小蟲子玩、右手教左手寫字…發明很多不被發現的個人小遊戲,而這些孩子只是選擇了不同的遊戲,以度過枯燥乏味的課堂時間。

還有另一種孩子,下課時間不知道如何與同學正確的互動,我曾遇過孩子溜滑梯時喜歡把同學從上往下推、拿自動鉛筆幫同學打針、拿鐵夾揮舞不小心擦到同學的臉,學校導師得每分每秒盯著這樣的孩子,才能避免意外的發生,倘若發生意外誰要負責?家長通常把矛頭指向導師,一個班級三十人或更多(我曾看過新北市一班多達三十四人,台北市師生比較友善,最低曾看過一班十六人的班級),一位導師要照顧這麼多的學生,往往分身乏術。

教孩子正確的觀念,但教導孩子的過程中,也需要父母的努力,很多父母面對這樣的孩子,習慣否認孩子的問題行為,指責學校老師教得不好、孩子在家裡不會這樣,但在家裡孩子只需要和一到兩位兄弟姊妹互動呀!正確的行為規範沒有給予立即的糾正,例如孩子對於想要的東西馬上給、孩子習慣打人沒有立即制止,再把孩子的行為問題通通丟給學校處理。




 有病的不是孩子
  作者楊佳寧(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景觀與環境規劃博士)

筆者在研究環境景觀、孩童戶外活動空間之際,發現有許多學術研究顯示,接觸自然環境也能治療所謂的「過動症」。美國作家羅夫(Louv)的得獎著作「林間的最後頑童──救救我們自然缺乏症的孩子們」,便網羅了許多環境教育學、環境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例如紐約州立大學的維爾絲教授(Wells)發現,不分貧富,居家環境多了自然綠意,孩子的專注時間就延長了。瑞典的研究人員比較兩家幼兒園,一家的遊戲區僅有矮樹和步道,且被高樓包圍,另一家的遊戲區在果園中,周圍是樹林和原野,結果第二家的孩子,無論運動協調度及專注能力都較好。

台灣的教育環境無法提供孩子足夠的活動空間,孩子的行為問題一環扣著一環:精力無處發洩、課堂坐不住、課業落後造成學習成就低落,老師在台上講孩子有聽沒有懂、放棄進入課堂學習、干擾課堂進行。

如果能提供友善的環境與課程,是否就讓孩子旺盛的精力得以發揮,只是讓孩子用藥,看似好像將孩子的行為問題控制住了,卻扼殺了這些孩子可能滿腹的創造力,有問題的不是孩子,不是學校老師,而是習慣便於操控行為的規訓世界--台灣的教育體制,生產出一個一個無法辨識其樣貌的臉孔。


面對這樣的孩子,該怎麼在有限的環境下提供協助?


提供其情緒發洩的管道

有些被誤判為過動的孩子,其實只是缺乏情緒抒發的管道,可能家庭中沒有人有能力傾聽孩子的聲音,當孩子做錯事直接被打罵卻不知道自己做錯的原因,透過平日情緒教育相關課程、或是與學校老師建立另一種溫暖接納的人際支持,學習用不一樣的方式進行情緒表達。

就讓他動吧!

也有被診斷為過動的孩子,每天早上家長帶到學校操場跑兩圈,症狀便舒緩許多。許多行為問題的孩子讓導師頭痛的不得了,不能體罰,那就罰寫作業或禁止下課好了,但這樣的孩子讓他不動一整天,身體裡好動的精靈痛苦的不得了,強迫他忍耐的結果,往往會產生更大的破壞行為。讓他跑跑腿,幫老師的忙,找到機會讓他開心地動,在運動的同時大腦分泌的腦內啡,讓孩子動得開心,問題行為也相對能夠減少。


打了這麼多,實在是每次遇到類似狀況被轉介出來的孩子,僵持於到底要不要服藥都是一個困難的抉擇,若家長又無力選擇另一種較好的親職互動模式而服藥可以顯著改善問題行為,那也不是完全排斥,但現狀是大多數的孩子服藥後問題依舊存在,那麼是不是一定得吃藥,或者是吃藥之餘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才是最適切孩子、真真實實的需求。


出處: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留言給「公民人權委員會 高雄分會」,我們會儘快給您回覆^^